光电声影中的本土变奏--中国音乐电视美学的民族化探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10页 |
第一章 中国音乐电视的滥筋 | 第10-18页 |
第一节 诞生西方的“三分钟视听轰炸”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音乐电视在中国的发展流变 | 第12-18页 |
一 初创阶段:模仿中的技术引进 | 第12-14页 |
二 发展阶段:题材与体裁的类型化倾向 | 第14-16页 |
三 成熟阶段:中国电视音乐栏目的繁盛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中国音乐电视的民族化美学特质 | 第18-35页 |
第一节 “文以载道”:中国音乐电视的教化功能 | 第18-23页 |
一 “文以载道”的文艺观 | 第18-20页 |
二 主旋律:中国音乐电视的教化性 | 第20-23页 |
第二节 “情理交融”:中国音乐电视的情感性 | 第23-30页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理”范畴 | 第23-26页 |
二 中国音乐电视的“泛情化”传播策略 | 第26-30页 |
第三节 “虚实相生”:中国音乐电视的意境美 | 第30-35页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虚”、“实”范畴 | 第30-32页 |
二 中国音乐电视的意境美 | 第32-35页 |
第三章 中国音乐电视的困惑和前景思考 | 第35-45页 |
第一节 中国音乐电视的归真返璞 | 第35-39页 |
一 形式的创新:叙事是美,纪录更是美 | 第37-38页 |
二 “雅俗分赏”的思考:目标受众的进一步细分化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审美立场与心理:全球化与民族化 | 第39-45页 |
一 美学创新的外部因素:融入全球化 | 第39-41页 |
二 美学创新的内部因素:坚守民族化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资料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