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市场趋势及课题背景 | 第8页 |
·HDTV行业标准的推出和简介 | 第8-9页 |
·集成测试系统的发展 | 第9页 |
·公司的测试现状及开发集成测试系统的必要性 | 第9-11页 |
第二章 LCD集成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11-25页 |
·系统的结构分析 | 第11-12页 |
·系统功能概述 | 第11页 |
·系统功能的实现性分析 | 第11-12页 |
·液晶电视机的显示原理及其特性 | 第12-17页 |
·液晶显示器件的原理 | 第12-13页 |
·常见液晶显示器件类型 | 第13-15页 |
·液晶显示器件的光电特性 | 第15-16页 |
·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特点 | 第16-17页 |
·硬件系统的选择和设计 | 第17-18页 |
·通信的概念 | 第17页 |
·通信的形式 | 第17-18页 |
·选择RS232串口通信方式的理由 | 第18页 |
·测试方法和规范的把握和理解 | 第18-23页 |
·液晶电视光色特性主要参数测量的基本要求 | 第18-20页 |
·亮度及亮度均匀性的测量 | 第20-21页 |
·对比度测量 | 第21-22页 |
·色度不均匀性测量 | 第22-23页 |
·自动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页 |
·系统整体流程的建立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液晶电视集成测试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25-37页 |
·测试仪器的选定 | 第25-34页 |
·亮度的测量方法 | 第25-28页 |
·亮度计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彩色亮度计的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亮度色度计的选择 | 第30-32页 |
·色度计的引脚定义及参数设置 | 第32-33页 |
·测量位置 | 第33-34页 |
·测试信号发生设备的选取 | 第34页 |
·测试样机的分类 | 第34-35页 |
·符合RS232协议的电缆连接 | 第35页 |
·测试仪器(亮度色度计)与上位机的通信参数设定及规约 | 第35-36页 |
·其它硬件设备的选择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液晶电视集成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7-55页 |
·系统功能框图 | 第38-39页 |
·系统与设备间的通信程序 | 第39-41页 |
·上位机(测试统计用PC)的管理程序流程 | 第41-45页 |
·软件系统界面描述 | 第45-54页 |
·数据库结构和计算 | 第54-55页 |
·数据库结构 | 第54页 |
·计算模块 | 第54-55页 |
第五章 集成测试系统在实际中的调试和实现 | 第55-58页 |
·通信子模块的调试 | 第55页 |
·接收测试结果 | 第55页 |
·测试结果格式 | 第55页 |
·各功能模块分别调试 | 第55-57页 |
·数据库调试 | 第57页 |
·系统联调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成果与收获 | 第58页 |
·系统改进的设想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8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