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引论 | 第11-1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部分 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贿选的法律界定及其本质 | 第15-19页 |
一、贿选现象面面观 | 第15-16页 |
二、贿选的法律界定 | 第16-17页 |
三、贿选的本质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导致贿选产生的原因 | 第19-32页 |
一、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19-21页 |
二、乡镇领导长期干预村委会选举 | 第21-24页 |
三、规制贿选的法律不健全 | 第24-26页 |
四、农民的素质问题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 第26-29页 |
五、村委会背后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 | 第29-30页 |
六、宗族观念的消极面影响民主选举的健康发展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 贿选的社会影响 | 第32-36页 |
一、社会各界对贿选现象的不同认识和观点 | 第32-33页 |
二、贿选对社会的危害 | 第33-36页 |
第四部分 对治理贿选的思考 | 第36-50页 |
一、健全法制,加大对贿选者的处罚力度,增大贿选的风险 | 第36-39页 |
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实现选举程序的规范有序 | 第39-41页 |
三、加紧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 第41-44页 |
四、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法治教育,增强农民的社会责任感 | 第44-45页 |
五、进一步落实民主选举和民主权利 | 第45-46页 |
六、明确乡镇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建立越权处罚机制 | 第46-47页 |
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大贿选成本 | 第47-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