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 第11-18页 |
·宏观领域 | 第11-14页 |
·微观领域 | 第14-18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页 |
2 土壤风蚀沙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9页 |
·地质地貌及地理环境 | 第19-23页 |
·内蒙古高原地质环境 | 第19-21页 |
·试验区地理环境 | 第21-22页 |
·植被 | 第22-23页 |
·人为活动对土壤风蚀沙化的影响 | 第23-24页 |
·自然气象因子的分析 | 第24-29页 |
·阴山北麓的气候 | 第24页 |
·试验区气象条件 | 第24-29页 |
3 土壤的物理性质 | 第29-47页 |
·土壤的机械组成 | 第29-34页 |
·土壤颗粒分析的测定方法 | 第30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30-32页 |
·分散剂的影响 | 第32-34页 |
·表层土壤颗粒的试验分析 | 第34-38页 |
·耕地表层土壤颗粒分布的特点 | 第34-36页 |
·围封草地表层土壤颗粒分布的特点 | 第36-37页 |
·普通草地表层土壤颗粒分布的特点 | 第37页 |
·不同地表表层土壤颗粒粒径的对比 | 第37-38页 |
·土壤结构的机械稳定性 | 第38-43页 |
·结皮的分类 | 第38-39页 |
·实验区土壤结皮 | 第39页 |
·结皮土样的微观结构 | 第39-41页 |
·土壤结皮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第41-43页 |
·有机质 | 第43-44页 |
·土壤的密度 | 第44页 |
·比重 | 第44-45页 |
·表层土壤含水量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4 土壤风蚀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77页 |
·实验设计与布置 | 第47-48页 |
·实验测定的内容 | 第48-53页 |
·起动风速的测定 | 第48页 |
·沙尘暴天气的风速测定 | 第48-50页 |
·地表粗糙度的测定 | 第50-51页 |
·输沙量的测定 | 第51-52页 |
·插钎法观测土壤风蚀量 | 第52-53页 |
·耕地土壤风蚀试验结果的分析 | 第53-65页 |
·输沙量沿高度的分布规律 | 第53-55页 |
·不同强度沙尘暴下土壤输沙量百分含量 | 第55-56页 |
·风蚀粒径百分含量在不同高度的变化 | 第56-63页 |
·同一高度风蚀粒径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63-65页 |
·易蚀粒径的划分 | 第65页 |
·普通草地土壤风蚀试验结果的分析 | 第65-73页 |
·输沙量沿高度的分布规律 | 第65-66页 |
·风蚀粒径百分含量在不同高度的变化 | 第66-71页 |
·同一高度风蚀粒径百分含量的变化 | 第71-73页 |
·风蚀物粒径与母质(地表)颗粒的关系 | 第73-74页 |
·地表风蚀前后颗粒粒径变化的比较 | 第74-76页 |
·风蚀前后地表颗粒变化 | 第74-75页 |
·通过粒径变化估算风蚀量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5 风蚀土壤运动特性的分析 | 第77-119页 |
·风蚀土壤的运动特点 | 第77-78页 |
·风场的特点 | 第78-81页 |
·风沙流中沙粒的动力学特性 | 第81-118页 |
·单颗粒沙的受力情况分析 | 第81-82页 |
·单颗粒沙的动力学分析 | 第82-83页 |
·各运动参数的选择 | 第83-86页 |
·只考虑有效重力G,拖曳力FD的作用下沙粒的跃移轨迹及规律 | 第86-99页 |
·在各力作用下沙粒的跃移轨迹及规律 | 第99-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119-124页 |
·结论 | 第119-122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1页 |
作者简介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