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电池正极材料Co3O4粉体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文献综述第7-19页
   ·锂离子电池第7-9页
   ·Co_3O_4的性质第9页
   ·Co_3O_4的应用与生产现状第9-10页
   ·Co_3O_4的合成方法第10-16页
     ·传统法第10页
     ·室温固相反应法第10-11页
     ·直接氧化法第11-12页
     ·均匀沉淀法第12-13页
     ·溶胶凝胶法第13-14页
     ·水热合成法第14页
     ·水热固相热解法第14-15页
     ·微乳液法第15页
     ·其他方法第15-16页
   ·电池正极材料 Li_xCoO_2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课题的提出第17-19页
2 氢氧化物热解法制备 Co_3O_4的工艺条件研究第19-33页
   ·实验原理第19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9页
   ·实验过程第19-20页
   ·分析与测试第20-21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0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第20页
     ·失重(TG)及差热分析(DTA)第20页
     ·产物堆积密度的测定第20-21页
   ·反应条件选择第21-25页
     ·体系PH值的选择第21-22页
     ·反应温度选择第22页
     ·CoCl_2溶液的浓度的选择第22-23页
     ·反应时间的选择第23页
     ·陈化时间的选择第23页
     ·洗涤与干燥方式的选择第23-25页
     ·煅烧工艺的选择第25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5-32页
     ·前驱物的分解过程第25-28页
     ·PH值的影响第28-29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29-30页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第30页
     ·煅烧工艺的影响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表面活性剂对 Co_3O_4粉体制备的影响第33-43页
   ·团聚产生的原因第33页
   ·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机理第33-34页
   ·表面活性剂在微粒制备中的作用第34-35页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第35-37页
   ·试验试剂及仪器第37页
   ·试验过程第37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7-42页
     ·聚乙二醇的加入量对 Co_3O_4密度的影响第37-38页
     ·聚乙二醇的加入对前驱物及最终产物形貌的影响第38-39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加入量对 Co_3O_4密度的影响第39-40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加入量对最终产物形貌的影响第40-41页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最终产物的影响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43-50页
   ·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第43-45页
     ·电池的容量第43-44页
     ·电池的电压特性第44页
     ·自放电率和循环特性第44-45页
     ·电池的安全性第45页
   ·影响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因素第45-46页
   ·试验过程第46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6-49页
     ·Co_3O_4粒度对电池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正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曲线第47-48页
     ·正极材料的循环伏安测试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结论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值逻辑系统H_α与偏蕴涵代数
下一篇:基于应力处理方法的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