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权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惩戒权概述 | 第10-20页 |
一、惩戒权的涵义 | 第10-13页 |
(一) 惩戒的概念及行为特征 | 第10-11页 |
(二) 惩戒权的定义 | 第11-12页 |
(三) 惩戒权的特点 | 第12-13页 |
二、惩戒权的历史渊源 | 第13-20页 |
(一) 古代的家长制 | 第14-17页 |
(二) 近现代中西方国家惩戒权的发展变化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惩戒权的立法考察 | 第20-28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立法 | 第20-21页 |
(一) 美国 | 第20页 |
(二) 英国 | 第20-21页 |
(三) 其他国家 | 第21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 | 第21-24页 |
(一) 法国 | 第22页 |
(二) 德国 | 第22-23页 |
(三) 日本 | 第23页 |
(四) 我国台湾地区 | 第23页 |
(五) 其他国家 | 第23-24页 |
三、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 第24-28页 |
(一) 父母对子女的保护和教育权利 | 第24-25页 |
(二) 父母对子女的惩戒权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惩戒权的行使 | 第28-47页 |
一、惩戒权的主体 | 第28-32页 |
(一) 父母 | 第28-29页 |
(二) 其他监护人 | 第29-30页 |
(三) 教师 | 第30-32页 |
二、惩戒权行使的范围 | 第32-37页 |
(一) 言语上的限制 | 第33页 |
(二) 行为上的限制 | 第33-34页 |
(三) 权利上的限制 | 第34-35页 |
(四) 冷处理 | 第35-36页 |
(五) 送往惩戒所惩戒 | 第36-37页 |
三、惩戒权滥用的法律责任 | 第37-47页 |
(一) 惩戒权滥用的民法考量 | 第37-39页 |
(二) 惩戒权滥用的刑法思考 | 第39-42页 |
(三) 惩戒权主体侵权的豁免 | 第42-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