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柴胡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 第14-30页 |
第一节 柴胡的生物学研究 | 第14-21页 |
1. 柴胡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及资源概况 | 第14-16页 |
·柴胡属植物的分类系统 | 第14-15页 |
·中药柴胡原植物及资源概况 | 第15-16页 |
2. 柴胡属植物的植物学特征 | 第16-21页 |
·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特性 | 第16-18页 |
·根的形态结构 | 第16页 |
·茎的形态结构 | 第16-17页 |
·叶的形态结构 | 第17页 |
·柴胡属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 第17-18页 |
·生殖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特性 | 第18页 |
·花的形态 | 第18页 |
·果实的形态 | 第18页 |
·花粉的形态 | 第18页 |
·种子特性 | 第18-20页 |
·种子生物学特性 | 第18-19页 |
·种子萌发特性 | 第19-20页 |
·柴胡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 | 第20-21页 |
·核型分析 | 第20页 |
·组织化学研究 | 第20页 |
·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 第21-27页 |
1. 柴胡的化学成分 | 第21-25页 |
·柴胡皂甙 | 第21-22页 |
·挥发油 | 第22-23页 |
·黄酮类 | 第23-24页 |
·柴胡多糖 | 第24-25页 |
2. 柴胡的药理学研究 | 第25-27页 |
·抗炎作用 | 第25页 |
·免疫作用 | 第25-26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26页 |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第26页 |
·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第26页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北柴胡的栽培及开花规律 | 第27-29页 |
1. 栽培技术 | 第27-28页 |
·生长习性 | 第27页 |
·整地施基肥 | 第27页 |
·播种育苗 | 第27-28页 |
·田间管理 | 第28页 |
·病虫防治 | 第28页 |
2. 开花特性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北柴胡在植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1. 北柴胡在植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第一节 研究材料 | 第30页 |
1. 开花生物学研究材料 | 第30页 |
2. 胚胎学与组织化学研究材料 | 第3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1. 开花生物学研究方法 | 第30页 |
·花形态学特征观察 | 第30页 |
·花期物候观察 | 第30页 |
·开花期主要传粉者的观察 | 第30页 |
2. 胚胎学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石蜡切片法 | 第31页 |
·荧光观察法 | 第31页 |
3. 胚乳储藏物检测的组织化学方法 | 第31页 |
4. 种子采收时胚发育阶段及大小统计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32-40页 |
第一节 北柴胡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 | 第32-34页 |
1. 花开放动态 | 第32页 |
·单花 | 第32页 |
·单株 | 第32页 |
2. 花期观察 | 第32-33页 |
3. 花期主要传粉者的初步观察 | 第33页 |
4. 结实生物学特性 | 第33-34页 |
·单果成熟过程 | 第33页 |
·单株成熟过程及对种子成熟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北柴胡胚胎学研究 | 第34-40页 |
1. 胚珠的发育以及珠心座的形成 | 第34页 |
2. 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形成 | 第34-36页 |
·大孢子发生 | 第34-35页 |
·雌配子体形成 | 第35-36页 |
3. 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形成 | 第36-37页 |
·花药壁发育 | 第36页 |
·小孢子发生 | 第36-37页 |
·雄配子体发育 | 第37页 |
4. 胚和胚乳发育 | 第37-39页 |
·胚的发育 | 第37-38页 |
·胚乳发育 | 第38页 |
·果皮和种皮的发育 | 第38-39页 |
5. 胚乳后含物检测 | 第39页 |
6. 种子采收期胚发育状况观察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0-44页 |
1. 北柴胡开花生物学特性 | 第40-41页 |
·花期 | 第40页 |
·访花昆虫 | 第40页 |
·果实成熟 | 第40-41页 |
2. 北柴胡胚胎学特性 | 第41-44页 |
·大孢子发育 | 第41页 |
·花药壁和小孢子发育 | 第41-42页 |
·胚和胚乳发育 | 第42-43页 |
·胚乳后含物检测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图版说明 | 第50-53页 |
图版 | 第53-60页 |
附录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