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序论:本文研究对象概说 | 第8-30页 |
1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意义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本文的意义 | 第9-11页 |
2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及实践进展 | 第11-17页 |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内涵 | 第11-13页 |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进展 | 第13-17页 |
3 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 | 第17-26页 |
·国外理论研究的进展 | 第17-23页 |
·国内理论研究的进展 | 第23-26页 |
4 2005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概述 | 第26-30页 |
·总体调研结论 | 第26-27页 |
·CSR报告内容 | 第27-30页 |
二、理论研究: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观的理论基础 | 第30-95页 |
5 西方相关理论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基础 | 第30-54页 |
·经济学 | 第30-34页 |
·管理学 | 第34-41页 |
·法学 | 第41-46页 |
·伦理学 | 第46-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6 中国相关理论中关于伦理与社会责任的思想渊源 | 第54-72页 |
·周易 | 第54-58页 |
·诸子理论 | 第58-63页 |
·宋明理学 | 第63-67页 |
·近代商帮 | 第67-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7 入世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之内涵研究 | 第72-86页 |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进 | 第72-73页 |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尚待解决的问题及本文的观点 | 第73-78页 |
·入世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分析 | 第78-82页 |
·基于和谐观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之界定 | 第82-86页 |
8 基于和谐观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之动力学机制研究 | 第86-95页 |
·CSR责任盈余模型 | 第86-88页 |
·CSR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 | 第88-90页 |
·CSR运行边界模型 | 第90-92页 |
·CSR投入产出模型 | 第92-95页 |
三、实务研究:入世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解析 | 第95-134页 |
9 入世后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性 | 第95-101页 |
·国际市场的压力:国际社会对于CSR的认同 | 第95-97页 |
·市场竞争的压力: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 第97-99页 |
·国内政策的需要: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 第99-101页 |
10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CECC)设计 | 第101-110页 |
·CECC的假设条件 | 第102-103页 |
·CECC的评价体系 | 第103-104页 |
·CECC的评价方法 | 第104-110页 |
11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调查 | 第110-125页 |
·调研概述 | 第110-111页 |
·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认知 | 第111-115页 |
·企业履行CSR存在的问题 | 第115-123页 |
·企业履行CSR存在的差异 | 第123-125页 |
12 中国企业当前社会责任问题分析 | 第125-134页 |
·政策层面的分析 | 第125-127页 |
·法律层面的分析 | 第127-128页 |
·企业层面的分析 | 第128-134页 |
四、对策研究:入世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构方略 | 第134-175页 |
13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构之战略思路 | 第134-143页 |
·立法层面 | 第134-138页 |
·政府层面 | 第138-141页 |
·企业层面 | 第141-143页 |
14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构之操作策略 | 第143-166页 |
·企业基于战略层面的应对策略 | 第143-149页 |
·企业基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操作策略 | 第149-156页 |
·企业基于内部价值链的操作策略 | 第156-166页 |
15 基于行业特征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之应对策略 | 第166-170页 |
·维权敏感型企业 | 第166-167页 |
·环境敏感性企业 | 第167-168页 |
·诚信敏感型企业 | 第168-170页 |
16 入世后中国企业SA8000审核的应对策略 | 第170-175页 |
·SA8000的客观认识 | 第170-172页 |
·SA8000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172-173页 |
·SA8000的应对措施 | 第173-175页 |
五、结束语: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之未来展望 | 第175-17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78-183页 |
后记 | 第183-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