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观赏园艺类病虫害论文

马蹄金褐色叶斑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1.文献综述第11-19页
   ·马蹄金特性研究第11-13页
   ·马蹄金草坪的病害研究第13-14页
   ·同工酶在植物抗性鉴定上的应用研究第14-15页
   ·同工酶在草坪草及牧草上的应用研究第15-17页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19页
2.材料与方法第19-26页
   ·病原物的分离鉴定第19页
     ·马蹄金褐色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第19页
     ·马蹄金褐色叶斑病的症状特征第19页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第19页
     ·分离菌的回接第19页
     ·病原菌鉴定第19页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第19-21页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19-20页
     ·不同pH值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20页
     ·不同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20页
     ·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20页
     ·不同碳、氮源的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20-21页
     ·温度、湿度、pH值、C源、N源对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第21页
   ·病害循环第21-22页
     ·病原菌的越冬第21-22页
     ·病原菌的传播第22页
     ·潜伏侵染第22页
     ·侵入部位和途径第22页
   ·室内药剂的筛选第22-23页
     ·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2页
     ·杀菌剂对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第22-23页
   ·P.dichondrae sp.nov.对不同来源地马蹄金材料的危害调查第23-24页
     ·调查地点概况第23页
     ·调查时间、材料第23页
     ·调查方法第23页
     ·病情的表示方法第23-24页
   ·P.dichondrae sp.nov.对马蹄金叶片POD、PPO活性的影响第24-26页
     ·材料准备第24页
     ·酶液的提取第24页
     ·酶活性测定第24-25页
     ·酶比活力计算第25-26页
3.结果与分析第26-38页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第26-29页
     ·马蹄金褐色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第26页
     ·马蹄金褐色叶斑病的症状特征第26页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第26-27页
     ·分离菌的回接第27页
     ·马蹄金核腔菌新种第27-29页
   ·生物学特性第29-32页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29页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29-30页
     ·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0页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0页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0-31页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1页
     ·温度、湿度、pH值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1-32页
     ·不同碳、氮源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2页
   ·病害循环第32-34页
     ·病原菌的越冬第32-33页
     ·病原菌的传播第33页
     ·潜伏侵染测定第33页
     ·侵入部位和途径第33-34页
   ·室内药剂筛选第34-35页
     ·药剂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4-35页
     ·药剂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5页
   ·P.dichondrae sp.nov.对不同来源地马蹄金材料的危害调查第35-36页
     ·不同来源地马蹄金材料的发病率第35-36页
     ·不同来源地马蹄金材料的病情指数第36页
   ·P.dichondrae sp.nov.对马蹄金叶片POD、PPO酶活性的影响第36-38页
     ·P.dichondrae sp.nov.对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6-37页
     ·P.dichondrae sp.nov.对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第37-38页
4.结论与讨论第38-42页
   ·马蹄金褐色叶斑病的症状第38页
   ·马蹄金褐色叶斑病菌的鉴定第38页
   ·马蹄金褐色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第38-39页
   ·马蹄金褐色叶斑病的病害循环第39-40页
   ·室内药剂筛选第40页
   ·P.dichondrae sp.nov.对不同来源地马蹄金材料的危害第40页
   ·P.dichondrae sp.nov.对马蹄金叶片POD、PPO酶活性的影响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鸭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检疫除害处理研究
下一篇:6-芳氧基-4-羟基-3-喹啉羧酸乙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球虫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