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高中新课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新视野 | 第12-20页 |
一、新课标下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文化视野 | 第12-14页 |
1、文化与语文教育 | 第12-13页 |
2、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文化视野 | 第13-14页 |
二、新课标下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课程目标视野 | 第14-17页 |
1、“立人”是根本目标 | 第15页 |
2、培养阅读鉴赏能力是具体目标 | 第15-16页 |
3、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多元解读、个性阅读 | 第16-17页 |
4、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 | 第17页 |
三、新课标下古诗词鉴赏教学的三大能力视野 | 第17-20页 |
1、应用能力视野 | 第18页 |
2、审美能力视野 | 第18页 |
3、探究能力视野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20-30页 |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编写分析 | 第20页 |
二、高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情况分析 | 第20-23页 |
三、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问题 | 第23-26页 |
1、轻视诵读教学 | 第23页 |
2、致力积累诗句 | 第23-24页 |
3、注重疏通句意 | 第24页 |
4、文本解读不深入 | 第24-25页 |
5、多元解读的误解 | 第25页 |
6、重理性教学而轻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 第25-26页 |
7、多媒体使用不当 | 第26页 |
四、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问题的成因 | 第26-30页 |
1、没有抓住语文教育的根本 | 第26-27页 |
2、忽略古诗词教学的个性 | 第27页 |
3、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到位 | 第27-28页 |
4、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心态 | 第28-29页 |
5、片面强调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新课标下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 第30-36页 |
一、教师“讲”与学生“悟”的关系 | 第30-31页 |
二、多元理解与一元理解的关系 | 第31-33页 |
三、“学文”与审美的关系 | 第33-34页 |
四、教师的传统角色与新型角色的关系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方法 | 第36-46页 |
一、加强诵读,体会音韵美 | 第36-38页 |
二、积累意象,感受意境美 | 第38-41页 |
三、潜心涵泳,品味语言美 | 第41-44页 |
四、知人论世,领悟思想美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