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 ·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 | 第10-11页 |
| ·本论文的内容及结构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无线信道传输特性分析 | 第13-19页 |
| ·概述 | 第13-15页 |
| ·信道 | 第13-14页 |
| ·无线信道 | 第14-15页 |
| ·无线信道的特性 | 第15-17页 |
| ·衰减特性 | 第15页 |
| ·多径效应 | 第15-16页 |
| ·时变特性 | 第16-17页 |
| ·改善无线信道特性性能的技术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MC-CDMA系统概述 | 第19-46页 |
| ·CDMA技术 | 第19-23页 |
| ·扩频通信 | 第19-20页 |
| ·扩频通信的类型 | 第20-21页 |
| ·扩频通信的特点 | 第21页 |
| ·CDMA发展概要 | 第21-23页 |
| ·多载波的概述 | 第23-24页 |
| ·正交频分复用(OFDM) | 第24-30页 |
| ·OFDM的基本模型 | 第24-27页 |
| ·用DFT/IDFT实现调制和解调 | 第27-28页 |
| ·插入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 第28-29页 |
| ·OFDM技术的优缺点 | 第29-30页 |
| ·MC-CDMA系统 | 第30-35页 |
| ·三种多载波码分多址方案 | 第30-34页 |
| ·多载波扩频方式 | 第34-35页 |
| ·上述三种方案的比较 | 第35页 |
| ·MC-CDMA发射和接收机模型及基带系统建模 | 第35-39页 |
| ·MC-CDMA系统描述 | 第35-36页 |
| ·发射机模型 | 第36-38页 |
| ·接收机模型 | 第38-39页 |
| ·MC-CDMA基带信号的SIMULINK建模 | 第39-45页 |
| ·Matlab/Simulink简介 | 第39-40页 |
| ·MC-CDMA基带系统建模 | 第40-43页 |
| ·信号的观察和处理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MC-CDMA系统的帧同步技术 | 第46-59页 |
| ·简介 | 第46-49页 |
| ·用于MC-CDMA的同步算法 | 第47-48页 |
| ·符号定时偏差对系统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最大似然估计算法 | 第49-54页 |
| ·基本原理 | 第49-52页 |
| ·算法仿真 | 第52-54页 |
| ·基于PN序列相关性的同步算法 | 第54-58页 |
| ·基本原理 | 第54-56页 |
| ·算法仿真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PN序列相关性帧同步算法改进 | 第59-68页 |
| ·改进的PN序列相关性帧同步算法介绍 | 第59页 |
| ·误码率反馈控制自适应门限设定法 | 第59-63页 |
| ·基本原理 | 第59-61页 |
| ·算法仿真 | 第61-63页 |
| ·改进算法的性能分析及结论 | 第63页 |
| ·PN序列作为MC-CDMA数据帧循环前缀填充法 | 第63-66页 |
| ·基本原理 | 第63-65页 |
| ·算法仿真 | 第65-66页 |
| ·改进算法的性能分析及结论 | 第66页 |
| ·改进PN序列相关性算法和最大似然估计算法性能比较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