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猪场废水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选题意义第14-26页
 1.厌氧氨氧化反应机理第14-16页
   ·反应机理第14-15页
   ·主要中间产物第15页
   ·参与反应的主要酶第15-16页
 2.厌氧氨氧化优势菌及生理生化等特征第16-18页
   ·厌氧氨氧化优势菌第16-17页
   ·厌氧氨氧化菌的超微结构第17页
   ·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3.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与过程启动研究第18-23页
   ·进水废水性质第18-19页
     ·人工模拟废水第18-19页
     ·实际废水第19页
   ·接种污泥类型第19-20页
     ·产甲烷颗粒污泥第19页
     ·好氧硝化污泥第19-20页
     ·厌氧反硝化污泥第20页
   ·反应器类型第20-23页
     ·生物膜反应器第20-21页
     ·絮体生物反应器第21页
     ·不同反应器应用于厌氧氨氧化的运行效果比较分析第21-23页
 4.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组合研究第23-24页
   ·SHARON-ANANMMOX工艺第23页
   ·OLAND工艺第23-24页
   ·CANON工艺第24页
   ·SNAP工艺第24页
 5.实际工程应用第24-25页
 6.选题意义及研究重点第25-26页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第26-60页
 第一章 好氧亚硝化(Sharon)过程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28-40页
  1.实验材料及仪器、装置第28-29页
   ·实验材料第28页
     ·实验用水第28页
     ·接种污泥第28页
   ·实验仪器、装置第28-29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28-29页
     ·实验装置第29页
  2.主要检测指标及分析方法第29-30页
  3.结果及分析第30-39页
   ·运行结果及分析第30-32页
     ·污泥驯化/反应器启动阶段第30-31页
     ·提高、稳定亚硝化反应阶段第31-32页
   ·亚硝化过程分析第32-35页
     ·亚硝化过程中基质浓度变化分析第33-34页
     ·亚硝化过程中pH变化分析第34-35页
   ·曝气量对亚硝化过程影响分析第35-38页
     ·曝气量与基质浓度变化关系第35-36页
     ·曝气量与达到厌氧氨氧化要求所需水力停留时间关系第36-37页
     ·曝气量对pH变化过程的影响分析第37-38页
   ·亚硝化过程表观动力学分析第38-39页
  4.结论第39-40页
 第二章 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启动第40-52页
  1.实验材料及仪器、装置第40-42页
   ·实验材料第40-41页
     ·实验用水第40-41页
     ·接种污泥第41页
   ·实验仪器、装置第41-42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41页
     ·实验装置第41-42页
  2.主要检测指标及分析方法第42页
  3.结果及分析第42-50页
   ·启动过程运行结果及分析第42-47页
     ·基质变化过程分析第43-45页
     ·pH变化过程分析第45-46页
     ·亚硝酸盐氮/氨氮消耗比例变化第46页
     ·污泥物理形态变化分析第46-47页
     ·小结第47页
   ·运行故障后不稳定运行结果及分析第47-50页
     ·基质去除效率分析第47-48页
     ·pH变化分析第48-49页
     ·亚硝酸盐氮/氨氮消耗比例变化第49-50页
     ·小结第50页
  4.结论第50-52页
 第三章 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组合第52-60页
  1.实验材料第52页
  2.主要检测指标及分析方法第52页
  3.结果及分析第52-57页
   ·基质去除效果分析第52-53页
   ·氨氮/亚硝酸盐氮消耗比例变化分析第53-54页
   ·pH变化分析第54页
   ·污泥性状观察第54-56页
     ·宏观性状第54-55页
     ·微观性状第55-56页
   ·厌氧氨氧化污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56-57页
     ·污泥总DNA的提取第56页
     ·厌氧氨氧化细菌16S rDNA片断的扩增第56-57页
     ·结果第57页
  4.结论第57-60页
第三部分 工程应用探索第60-68页
 1.污水来源、特点及水质水量第60页
 2.处理工艺流程第60-61页
 3.主要检测指标及分析方法第61-62页
 4.运行结果及分析第62-67页
   ·主要污染指标去除效果分析第62-64页
     ·COD去除效果分析第62-63页
     ·氨氮去除效果分析第63-64页
   ·生物接触氧化池亚硝化效果分析第64-65页
   ·厌氧氨氧化效果分析第65-67页
 5.结论第67-68页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68-70页
 1.研究结论第68页
 2.建议第68-70页
   ·尝试多种反应器及新型高效反应器研制第68-69页
   ·脱氧方式改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图表索引第78-80页
Index of figures and tables第80-82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82-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研究
下一篇: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