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薄膜技术论文

溶胶凝胶法制备银—钛酸铅复合薄膜及其电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5-43页
   ·引言第15页
   ·材料的介电性能第15-17页
     ·介电极化机制第15页
     ·介电弛豫理论第15-17页
   ·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简介第17-23页
     ·介电材料的复合效应第17-18页
     ·具有非线性效应的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第18-23页
       ·半导体晶粒-介电体晶界复合材料第18-19页
       ·导体-介电体复合材料第19-23页
   ·导体-介电体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第23-34页
     ·导体-介电体复合薄膜的制备第23-28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第23-26页
           ·水解条件对金属-介电体复合薄膜制备的影响第24-25页
           ·金属-凝胶相互作用对金属-介电体复合薄膜制备的影响第25-26页
           ·热处理气氛对金属-介电体复合薄膜制备的影响第26页
       ·射频溅射法制备第26页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第26-27页
       ·离子交换法制备第27页
       ·离子注入法制备第27页
       ·真空蒸镀法制备第27-28页
     ·导体-介电体复合薄膜的性能第28-34页
       ·介电性能第28页
       ·电导性能第28-32页
       ·光吸收性能第32-33页
       ·非线性光学性能第33-34页
       ·巨磁阻性能第34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3页
第3章 样品制备、实验方法和测试方法第43-49页
   ·样品制备第43-45页
     ·实验原料第43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纯钛酸铅和银-钛酸铅复合薄膜第43-45页
   ·介电性能测试第45-48页
     ·电极的制备第45页
     ·介电性能测试第45页
     ·电导性能测试第45页
     ·X射线衍射(XRD)第45-46页
     ·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DTA/TGA)第46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第46-47页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EDX)第47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47页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 Spectra)第47页
     ·透射电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第4章 溶胶凝胶法银-钛酸铅复合薄膜的制备及Ag~+的引入对钛酸铅相形成的影响第49-71页
   ·实验结果第50-55页
     ·溶胶前躯体的热行为第50-51页
     ·热处理温度对薄膜相形成的影响第51-53页
     ·升温过程对薄膜相形成的影响第53-55页
     ·银含量对薄膜相形成的影响第55页
   ·讨论第55-67页
     ·银-钛酸铅复合薄膜的相形成第55-57页
     ·银的引入对钛酸铅结晶性能的影响第57-66页
     ·制备银-钛酸铅复合薄膜最佳热处理条件的选择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第5章 溶胶中过量铅的引入对银-钛酸铅复合薄膜形成的影响第71-95页
   ·实验结果第71-83页
     ·不同Pb/Ti比配方溶胶制备Ag-PbTiO_3薄膜的晶相形成及晶格常数第71-73页
     ·不同Pb/Ti比配方溶胶制备Ag-PbTiO_3薄膜的微观形貌及成分第73-80页
     ·不同Pb/Ti比溶胶配方制备Ag-PbTiO_3薄膜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第80-82页
     ·过量铅溶胶配方制备Ag-PbTiO_3薄膜的XPS谱线第82-83页
   ·讨论第83-92页
     ·过量铅对钙钛矿相钛酸铅形成的影响第83-85页
     ·过量铅对银晶相在薄膜中稳定性的影响第85-89页
     ·过量铅配方薄膜中纳米银颗粒的形成第89-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第6章 络合剂和水解条件对银-钛酸铅复合薄膜形成的影响第95-120页
   ·实验结果第95-111页
     ·采用二乙醇胺为络合剂制备Ag-PbTiO_3复合薄膜第95-100页
       ·二乙醇胺含量对薄膜形成的影响第95-98页
       ·硝酸和水含量对薄膜形成的影响第98-100页
       ·乙醇胺气氛熏蒸的影响第100页
     ·采用乳酸为络合剂制备Ag-PbTiO_3复合薄膜第100-104页
       ·乳酸含量的影响第100-102页
       ·硝酸和水含量的影响第102-104页
       ·乙醇胺气氛熏蒸的影响第104页
     ·采用乳酸+柠檬酸为络合剂制备Ag-PbTiO_3复合薄膜第104-105页
     ·不同柠檬酸含量的影响第105-111页
       ·HNO_3含量及H_2O含量的影响第107-110页
       ·乙醇胺气氛处理的影响第110-111页
   ·讨论第111-118页
     ·络合剂对薄膜中钛酸铅结晶性能的影响第111-114页
     ·水解条件对薄膜中钛酸铅相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第114-115页
     ·络合剂及水解条件对薄膜中银颗粒形貌的影响第115-117页
     ·小结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0页
第7章 热处理气氛对Ag-PbTiO_3复合薄膜中银颗粒形成的影响第120-139页
   ·实验结果第120-128页
     ·空气气氛热处理制备银-钛酸铅复合薄膜第120-123页
       ·热处理温度对制备银-钛酸铅复合薄膜的影响第120-122页
       ·银含量对制备银-钛酸铅复合薄膜的影响第122-123页
     ·还原气氛热处理制备银-钛酸铅复合薄膜第123-127页
       ·热处理温度对制备银-钛酸铅复合薄膜的影响第123-125页
       ·银含量对制备银-钛酸铅复合薄膜的影响第125-127页
     ·空气气氛预处理+还原气氛后热处理制备银-钛酸铅复合薄膜第127-128页
   ·分析与讨论第128-136页
     ·银晶粒形成的热力学探讨第129-131页
     ·不同热处理过程下银-钛酸铅复合薄膜中银颗粒的形成机理第131-134页
     ·不同气氛下银颗粒形成动力学计算第134-136页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39页
第8章 银-钛酸铅复合薄膜的电导及介电性能的研究第139-163页
   ·实验结果第139-145页
     ·空气气氛下热处理制备的Ag-PbTiO_3薄膜电导与介电性能第139-143页
     ·还原气氛下热处理制备的Ag-PbTiO_3薄膜电导与介电性能第143-145页
   ·讨论第145-160页
     ·络合剂对薄膜导电阈值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第145-146页
     ·薄膜的电导机制的探讨第146-153页
     ·薄膜介电驰豫机制的研究第153-156页
     ·银的引入对薄膜电导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第156-160页
   ·结论第16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63页
第9章 全文研究总结及展望第163-166页
   ·研究总结第163-165页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165-166页
附录: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6-167页
致谢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研究及实现
下一篇:六—九世纪佛教慈善活动及其开展的基础、特征与影响--以北方为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