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角色的塑造及商业化开发策略的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 ·研究动机和目的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和流程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承载卡通角色的卡通艺术的开拓足迹 | 第16-22页 |
| ·卡通的定义 | 第16-17页 |
| ·卡通艺术的开拓足迹 | 第17-22页 |
| 第三章 以媒介、受众或传播目的为区分的卡通角色 | 第22-27页 |
| ·卡通角色的分类的依据 | 第22页 |
| ·卡通角色分类的方法 | 第22-27页 |
| ·以媒介为载体的分类法 | 第22-23页 |
| ·以受众为传播对象的分类法 | 第23-25页 |
| ·以传播作用为目的的分类法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典型卡通角色设计 | 第27-42页 |
| ·创作理念与构架 | 第27-28页 |
| ·创作理念 | 第27页 |
| ·创作构架 | 第27-28页 |
| ·角色性格特征 | 第28页 |
| ·角色设计风格 | 第28-33页 |
| ·写实风格 | 第28-30页 |
| ·装饰风格 | 第30-31页 |
| ·漫画风格 | 第31-32页 |
| ·幻想风格 | 第32-33页 |
| ·角色造型塑造 | 第33-40页 |
| ·外形结构 | 第33-34页 |
| ·各种性格化动态(特殊姿势)、常用动态设定 | 第34-38页 |
| ·色彩设定 | 第38-39页 |
| ·分镜头设计 | 第39-40页 |
| ·角色塑造的社会意义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卡通角色设计的工具箱 | 第42-49页 |
| ·卡通角色数码化创作特征 | 第42-43页 |
| ·典型卡通角色的幕后制作方法 | 第43-49页 |
| ·卡通角色的创作过程和步骤 | 第43-45页 |
| ·用矢量图的方法绘制形象角色 | 第45-46页 |
| ·用像素图的方法绘制形象角色 | 第46-47页 |
| ·FLASH卡通角色 | 第47页 |
| ·3DCG角色 | 第47-49页 |
| 第六章 卡通角色的商业化开发策略 | 第49-65页 |
| ·卡通角色商业化开发的现实状况 | 第49-52页 |
| ·卡通角色商业化开发的发展阶段 | 第52-53页 |
| ·卡通角色的商业化开发策略 | 第53-62页 |
| ·卡通角色产品设计开发的一般流程 | 第53页 |
| ·卡通角色的商业化开发策略实例研究 | 第53-62页 |
| ·未来卡通角色产品研发趋势 | 第62页 |
| ·卡通角色玩具类产品开发教学初探 | 第62-65页 |
| ·卡通艺术教育现状 | 第62-63页 |
| ·国内卡通角色玩具产品开发教学探索 | 第63-65页 |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65-66页 |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5页 |
|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 ·务实的建议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彩图附录 | 第68-69页 |
| 国外设计师优秀卡通角色设计 | 第69-7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