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一览表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中文摘要 | 第12-14页 |
论文正文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与噬菌体基因组改造的技术准备 | 第14-77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的生物学特性 | 第16-32页 |
第一节 噬菌体PaP3的颗粒形态与噬斑特性 | 第16-21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17-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噬菌体PaP3一步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21-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噬菌体PaP3最佳感染复数的测定 | 第25-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噬菌体的血清中和实验 | 第27-32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噬菌体PaP3基因组的改造 | 第32-53页 |
第一节 噬菌体PaP3基因组tRNA的删除 | 第33-48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34-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5页 |
结果 | 第45-48页 |
第二节 噬菌体PaP3改造片段的重新连接 | 第48-53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结果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第三章 改造后的PaP3基因组电转导入宿主菌 | 第53-71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54-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61页 |
结果 | 第61-65页 |
讨论 | 第65-71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文献综述一 噬菌体与抗感染治疗 | 第77-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文献综述二 噬菌体与细菌进化 | 第87-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