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工程背景 | 第8-9页 |
| ·国内外探地雷达技术的发展 | 第9-12页 |
| ·雷达波正演模拟 | 第12-13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背景 | 第13-14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路面雷达概述及时域有限差分法简述 | 第15-31页 |
| ·路面雷达的概述 | 第15-23页 |
| ·路面雷达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5-18页 |
| ·路面雷达在道路检测评价中的应用 | 第18-23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简述 | 第23-31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发展与应用 | 第23-24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特点 | 第24-25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 第25-28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28-29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数值求解步骤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路面雷达电磁波的2D-FDTD正演模拟 | 第31-51页 |
| ·路面雷达电磁波在路面介质中的传播 | 第31-32页 |
| ·2D-FDTD对路面雷达电磁波的正演模拟 | 第32-43页 |
| ·模型的建立及2D-FDTD麦克斯韦差分方程 | 第33-34页 |
| ·介质界面电磁参数的选取 | 第34-36页 |
| ·Mur二阶近似吸收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 ·总场散射场边界条件和平面入射波源的加入 | 第37-42页 |
| ·2D-FDTD对路面雷达电磁波模拟的基本步骤 | 第42-43页 |
| ·数值验算 | 第43-46页 |
| ·路面材料的介电参数对雷达反射波影响 | 第46-51页 |
| ·基本模型建立 | 第46页 |
| ·介电常数对路面雷达反射波影响 | 第46-48页 |
| ·电导率对路面雷达反射波影响 | 第48-51页 |
| 第四章 实际算例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51-77页 |
| ·路基下有目标体的路面雷达回波波形模拟 | 第51-61页 |
| ·基本模型建立 | 第51-52页 |
| ·路基的介电常数对雷达反射波影响 | 第52-54页 |
| ·路基的电导率对雷达反射波影响 | 第54-55页 |
| ·目标体的水平尺寸对的雷达反射波影响 | 第55-56页 |
| ·目标体的厚度对雷达反射波影响 | 第56-58页 |
| ·目标体的埋入深度对雷达反射波影响 | 第58-59页 |
| ·目标体不同几何形状下的雷达反射波 | 第59-60页 |
| ·不同观测位置下的雷达反射波 | 第60-61页 |
| ·沥青路面有沥青剥落病害的路面雷达回波波形模拟 | 第61-64页 |
| ·基本模型建立 | 第62页 |
| ·沥青路面有沥青剥落区域雷达反射波 | 第62-64页 |
| ·水泥混凝土路面有脱空病害的路面雷达回波波形模拟 | 第64-66页 |
| ·基本模型建立 | 第64-65页 |
| ·水泥混凝土板下有脱空的雷达反射波 | 第65-66页 |
| ·半刚性基层裂缝病害的路面雷达回波波形模拟 | 第66-73页 |
| ·采用空气耦合天线下裂缝开展的路面雷达回波波形模拟 | 第67-70页 |
| ·采用地面耦合天线下裂缝开展的路面雷达回波波形模拟 | 第70-73页 |
| ·非均匀性路面介电材料的路面雷达回波波形模拟 | 第73-77页 |
| ·基本模型建立 | 第73-74页 |
| ·介电常数沿竖直方向变化对雷达反射波影响 | 第74-75页 |
| ·介电常数沿水平方向变化对雷达反射波影响 | 第75-76页 |
| ·介电常数沿水平及竖直双方向变化对雷达反射波影响 | 第76-7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 ·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后记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