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连锁超市配送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连锁超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页 |
·连锁超市配送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设想 | 第13-14页 |
·课题实现的意义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课题相关的技术基础 | 第17-29页 |
·数据仓库 | 第17-20页 |
·数据仓库的定义和特点 | 第17页 |
·数据仓库的几个重要概念 | 第17-18页 |
·数据仓库系统结构 | 第18页 |
·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 | 第18-20页 |
·联机分析处理OLAP | 第20-21页 |
·OLAP 的定义和特点 | 第20页 |
·OLAP 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20页 |
·OLAP 主要操作 | 第20-21页 |
·OLAP 与数据仓库的关系 | 第21页 |
·MOLAP 和ROLAP | 第21页 |
·数据挖掘 | 第21-25页 |
·数据挖掘的概念 | 第21-22页 |
·数据挖掘的模式 | 第22页 |
·数据挖掘的应用过程 | 第22-23页 |
·关联规则 | 第23-25页 |
·SQL Server 数据仓库工具 | 第25-28页 |
·SQL Server 数据仓库开发工具 | 第25-26页 |
·SQL Server 体系结构 | 第26页 |
·数据转换服务 | 第26页 |
·分析服务器 | 第26-27页 |
·数据访问组件Data Access Commponent2000 | 第27页 |
·ADO/MD 与MDX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连锁超市智能配送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 | 第29-35页 |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主要工作和配送形式 | 第29-32页 |
·配送中心的主要工作 | 第29页 |
·连锁超市商品配送的二种形式 | 第29-31页 |
·配送模型 | 第31-32页 |
·连锁超市配送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32-34页 |
·设计目标 | 第32页 |
·个性化主动配送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32-34页 |
·系统结构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连锁超市智能配送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和配送方案设计 | 第35-42页 |
·连锁超市配送系统中的数据分析 | 第35-38页 |
·商品销售的ABC 分析 | 第35-36页 |
·目标客户分析 | 第36-37页 |
·关联商品分析 | 第37页 |
·商品结构的分析与调整 | 第37-38页 |
·连锁超市配送方案设计 | 第38-41页 |
·最低库存及其计算 | 第38-39页 |
·最高库存及其计算 | 第39-40页 |
·订购点及其计算 | 第40-41页 |
·配送量的计算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连锁超市智能配送系统中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53页 |
·配送系统数据仓库概念模型设计 | 第42-44页 |
·配送系统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 | 第42页 |
·配送系统数据仓库信息包图 | 第42-43页 |
·销售主题的维度及其粒度设计 | 第43-44页 |
·配送系统数据仓库逻辑模型设计 | 第44-47页 |
·销售主题的星型模型设计 | 第44页 |
·事实表设计 | 第44-45页 |
·维表设计 | 第45-47页 |
·配送系统数据仓库物理模型设计 | 第47-49页 |
·数据表的设计 | 第47-48页 |
·数据仓库性能的优化 | 第48-49页 |
·配送系统多维数据集的建立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连锁超市智能配送系统的实现 | 第53-63页 |
·概述 | 第53-55页 |
·系统功能和特点 | 第53页 |
·工作流程 | 第53-54页 |
·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 | 第54-55页 |
·数据获取 | 第55-58页 |
·门店数据的获取 | 第55页 |
·数据仓库中多维数据的获取 | 第55-58页 |
·配送计划的生成 | 第58-61页 |
·初步的ABC 统计分类 | 第58-59页 |
·关联商品分析 | 第59页 |
·客单价统计与商品档次分析 | 第59-61页 |
·配送基线调整与配送计划的生成 | 第61页 |
·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 第61-62页 |
·系统性能的优化 | 第61-62页 |
·系统的不足与改进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3-64页 |
·工作总结 | 第63页 |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