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页 |
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第7-17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7-10页 |
·情意领域 | 第7-9页 |
·情意领域的评价 | 第9-10页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5页 |
·学生学好化学需要“情意领域评价” | 第10页 |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情意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10-12页 |
·我国情意评价理论研究领域需要人们深入探究 | 第12-15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能促进初中化学认知性和技能性目标的实现 | 第15-16页 |
·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平的发展 | 第16页 |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育评价理论体系 | 第16-17页 |
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D. R.克拉斯沃尔、B.s.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 第17-18页 |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3 初中生化学学习情意领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9-40页 |
·初中生化学学习情意领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第19-30页 |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 第19-21页 |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内容 | 第21-28页 |
·情意领域各要素目标层次划分的理论研究成果 | 第28-30页 |
·初中生化学学习情意领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40页 |
·初中生化学学习情意评价目标层次结构的构建 | 第31-36页 |
·初中生化学学习情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第36-40页 |
4 初中生化学学习情意领域评价技术的研究 | 第40-56页 |
·学生自我评价方法初探 | 第41-46页 |
·方法的确定 | 第41-45页 |
·方法的特点 | 第45-46页 |
·教师质性情意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46-56页 |
·方法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第46-55页 |
·方法的特点 | 第55-56页 |
5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编书籍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