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无线网络的发展过程 | 第9-12页 |
第二章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简介 | 第12-22页 |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 | 第12-14页 |
·基础结构网络 | 第12-13页 |
·ad hoc网络 | 第13-14页 |
·IEEE802.11协议 | 第14-18页 |
·IEEE802.11协议实体 | 第14-15页 |
·IEEE802.11 MAC子层 | 第15-17页 |
·IEEE802.11的MAC帧结构 | 第17页 |
·MAC管理子层 | 第17页 |
·IEEE802.11物理层 | 第17-18页 |
·IEEE802.11b协议标准 | 第18-19页 |
·IEEE802.11a协议标准 | 第19-20页 |
·IEEE802.11g协议标准 | 第20-22页 |
第三章 IEEE802.11a系统物理层性能分析 | 第22-31页 |
·IEEE802.11a物理层 | 第22-24页 |
·IEEE802.1a PPDU帧结构 | 第22-23页 |
·IEEE802.11a的OFDM参数 | 第23-24页 |
·信道模型的建立 | 第24页 |
·IEEE802.11a物理层性能 | 第24-31页 |
·系统BER与PER的性能 | 第24-27页 |
·不同信道模型下的PER性能 | 第27页 |
·IEEE802.11a系统吞吐量性能 | 第27-29页 |
·不同数据包长度的PER性能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基于PER的链路自适应算法研究 | 第31-38页 |
·链路自适应算法简介 | 第31-32页 |
·基于PER测量的链路自适应算法 | 第32-35页 |
·系统吞吐量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35-38页 |
第五章 基于DCF机制的链路自适应算法 | 第38-63页 |
·算法简介 | 第38-39页 |
·IEEE802.11a DCF系统概要 | 第39-43页 |
·802.11a MAC层的DCF机制 | 第39-40页 |
·IEEE802.11a协议物理层 | 第40-41页 |
·IEEE802.11a的MAC/PHY层开销 | 第41-43页 |
·IEEE802.11a DCF机制下的系统吞吐量 | 第43-48页 |
·802.11a的退让/竞争阶段 | 第43页 |
·系统吞吐量计算 | 第43-45页 |
·BER与PER | 第45-46页 |
·DCF机制下的吞吐量性能 | 第46-48页 |
·DCF机制下的优化PER门限值方案及仿真 | 第48-56页 |
·可变的优化PER门限值方案 | 第56-6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