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3页 |
第一节 质体和叶绿体的发育 | 第9-11页 |
一 质体的起源和发育 | 第9页 |
二 叶绿体的结构和发育 | 第9-11页 |
第二节 叶绿体蛋白的转运途径 | 第11-16页 |
一 前体蛋白进入叶绿体基质的途径 | 第12-13页 |
二 前体蛋白转运到类囊体的途径 | 第13-15页 |
三 质体到核的逆向信号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植物基因克隆和分析方法 | 第16-21页 |
一 植物基因结构 | 第16页 |
二 植物基因启动子 | 第16-17页 |
三 基因克隆的方法 | 第17-19页 |
四 植物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第四节 课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一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二 工程菌株、载体 | 第23页 |
三 工具酶 | 第23-24页 |
四 抗生素 | 第24页 |
五 培养基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25-33页 |
一 GmcpSecA基因序列分析 | 第25-26页 |
二 大豆GmcpSecA基因及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26-28页 |
三 GmcpSecA::GUS转基因拟南芥的GUS组织化学染色 | 第28页 |
四 CaMV 35S::GmcpSecA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第28-30页 |
五 SecA的功能回补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3-45页 |
第一节 GmcpSecA基因cDNA序列克隆与分析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GmcpSecA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4-38页 |
一 GmcpSecA基因及启动子的克隆 | 第34-35页 |
二 GmcpSecA::GUS和35S::GmcpSecA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获得 | 第35-37页 |
三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 第37页 |
四 GmcpSecA::GUS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特性 | 第37-38页 |
第三节 GmcpSecA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38-45页 |
一 35S::GmcpSecA转基因拟南芥苗期的基本表型分析 | 第38-40页 |
二 光对35S::GmcpSecA转基因拟南芥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三 35S::GmcpSecA转基因拟南芥黄化苗表型观察 | 第41-42页 |
四 SecA的功能回补 | 第42-4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48页 |
一 GmcpSecA基因的序列比对及表达特点 | 第45页 |
二 GmcpSecA基因的表达特异性 | 第45-46页 |
三 SecA的功能回补 | 第46页 |
四 过表达GmcpSecA基因的对拟南芥的影响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