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谷木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16页 |
| 第一章 野牡丹科十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6-28页 |
| ·化学成分 | 第16-24页 |
| ·鞣质 | 第16-22页 |
| ·黄酮 | 第22-23页 |
| ·氨基酸 | 第23页 |
| ·脂肪族 | 第23页 |
| ·甾体及萜 | 第23-24页 |
| ·其它 | 第24页 |
| ·生物活性 | 第24-26页 |
| ·护肝作用 | 第24-25页 |
| ·降血糖、降血压 | 第25页 |
| ·抑制Maillard 反应终产物AGE 的生成 | 第25页 |
| ·抗氧化 | 第25页 |
| ·抗菌、抗病毒 | 第25-26页 |
| ·细胞毒作用 | 第26页 |
| ·避孕作用 | 第26页 |
| ·对平滑肌的作用 | 第26页 |
| ·抗炎、止血作用 | 第26页 |
| ·临床应用 | 第26-27页 |
| ·结语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滇谷木抗肿瘤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第28-36页 |
| ·植物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 ·提取方法与活性部位的快速确定 | 第28-29页 |
| ·大量药材的提取与活性部位的制备 | 第29-30页 |
| ·活性部位的分离 | 第30-33页 |
| ·聚酰胺的预处理 | 第30页 |
| ·柱层析分离 | 第30-3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3-36页 |
| 第三章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第36-46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6页 |
| ·新化合物1 的结构解析 | 第36-39页 |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9-45页 |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39-43页 |
| ·没食子酸及其乙酯 | 第43-45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第46-56页 |
|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46-47页 |
| ·细胞培养液的配制 | 第46页 |
| ·细胞的继代培养 | 第46页 |
| ·试剂 | 第46页 |
| ·仪器 | 第46-47页 |
| ·试剂配制 | 第47页 |
| ·SRB法原理与测试方法 | 第47-49页 |
| ·原理 | 第47-48页 |
| ·方法 | 第48-49页 |
| ·活性测试结果 | 第49-54页 |
| ·化合物1 的活性 | 第49页 |
| ·化合物2 的活性 | 第49-50页 |
| ·化合物3 的活性 | 第50-51页 |
| ·化合物4 的活性 | 第51-52页 |
| ·化合物5 的活性 | 第52页 |
| ·化合物6 的活性 | 第52-53页 |
| ·化合物7 的活性 | 第53-54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已发表文章 | 第63-64页 |
| 缩略词表 | 第64-65页 |
| 附图 | 第65-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