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婚姻问题研究
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部分 事实婚姻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11-30页 |
一、事实婚姻与婚姻制度的关系 | 第11-18页 |
(一) 婚姻制度及其婚姻的本质 | 第11-12页 |
(二) 形式婚主义与事实婚主义 | 第12-13页 |
(三) 事实婚与婚姻习俗 | 第13-16页 |
(四) 登记婚的缺陷 | 第16-18页 |
二、事实婚姻的界定 | 第18-21页 |
(一) 事实婚姻的概念及特征 | 第19-20页 |
(二) 事实婚姻的性质 | 第20-21页 |
三、事实婚姻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21-23页 |
(一) 事实婚姻与非法同居 | 第21-22页 |
(二) 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 | 第22-23页 |
(三) 事实婚姻与重婚 | 第23页 |
四、解决问题的基础—事实婚姻的存在状况及形成原因 | 第23-30页 |
(一) 事实婚姻的存在状况 | 第24-25页 |
(二) 事实婚姻存在及发展的原因 | 第25-30页 |
第二部分 我国对事实婚姻立法规制的历史演变 | 第30-35页 |
一、承认阶段 | 第30-31页 |
二、有条件承认阶段 | 第31-32页 |
三、绝对不承认阶段 | 第32页 |
四、相对的不承认阶段 | 第32-35页 |
第三部分 事实婚姻的比较法研究 | 第35-43页 |
一、事实婚姻立法的宏观考察 | 第35-38页 |
(一) 法国 | 第35-36页 |
(二) 德国 | 第36页 |
(三) 日本 | 第36-37页 |
(四) 美国 | 第37-38页 |
(五) 英国 | 第38页 |
(六) 澳大利亚 | 第38页 |
二、事实婚姻立法的微观考察 | 第38-43页 |
(一) 在法律形式方面 | 第39页 |
(二) 在立法重心方面 | 第39页 |
(三) 法律效力的赋予方面 | 第39-40页 |
(四) 在财产权的处理方面 | 第40-41页 |
(五) 扶养请求权方面 | 第41页 |
(六) 在遗产继承权方面 | 第41页 |
(七) 在亲子关系方面 | 第41-43页 |
第四部分 承认事实婚姻的必要性 | 第43-47页 |
一、现实生活的需要—法律保护的直接动因 | 第43页 |
二、历史传统的惯性推动 | 第43-44页 |
三、国外立法的示范作用 | 第44-45页 |
四、婚姻法私法性的要求 | 第45页 |
五、婚姻价值衡平选择的必然 | 第45-47页 |
第五部分 我国事实婚姻立法的检讨及改进 | 第47-53页 |
一、现行立法的检讨 | 第47-51页 |
(一) 事实婚姻的概念和条件不完善 | 第48页 |
(二) 实际操作过程疑问重重 | 第48-49页 |
(三) 现行法遗漏了不少问题未规定 | 第49-51页 |
二、立法建议和改进 | 第51-53页 |
(一) 立法形式 | 第51页 |
(二) 规制重点 | 第51-52页 |
(三) 事实婚姻的转正 | 第52页 |
(四) 在财产权上 | 第52页 |
(五) 在亲权关系上 | 第52页 |
(六) 遗产的继承权 | 第52页 |
(七) 在扶养请求权上 | 第52页 |
(八) 事实婚姻关系的解除上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一、著作类 | 第54-55页 |
二、论文类 | 第55-56页 |
三、文献类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