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5页 |
第一章 细胞凋亡 | 第15-45页 |
·细胞凋亡(apoptosis)概述 | 第15-18页 |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 第15-16页 |
·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 | 第16-17页 |
·细胞凋亡与程序性细胞死亡 | 第17-18页 |
·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 第18-20页 |
·细胞凋亡的生理学意义 | 第18-19页 |
·细胞凋亡的病理学意义 | 第19页 |
·凋亡相关的疾病治疗——一种发展中的疾病治疗手段 | 第19-20页 |
·细胞凋亡信号途径 | 第20-35页 |
·死亡受体信号途经 | 第22-27页 |
·Fas/FasL系统 | 第22-23页 |
·TNFR1/TNF α系统 | 第23-24页 |
·DR4/TRAIL、DR5/TRAIL系统 | 第24-27页 |
·线粒体凋亡信号途径 | 第27-31页 |
·凋亡时线粒体的变化 | 第27-28页 |
·线粒体凋亡途径 | 第28-30页 |
·线粒体凋亡相关的Bcl-2家族 | 第30-31页 |
·内质网凋亡信号途径 | 第31-35页 |
·细胞凋亡内质网信号通路途径 | 第31-34页 |
·caspase-12与内质网凋亡信号途径 | 第34-35页 |
·细胞凋亡的网络调控 | 第35-39页 |
·死亡受体通路和线粒体通路的“相互对话” | 第35-36页 |
·线粒体通路和内质网通路的“相互对话” | 第36-37页 |
·死亡受体通路与内质网通路的“相互对话” | 第37-39页 |
·钙离子紊乱与细胞凋亡 | 第39-45页 |
·凋亡过程中的Ca~(2+)稳态失调 | 第39-42页 |
·Ca~(2+)在凋亡中的作用机理 | 第42-45页 |
·Ca~(2+)活化蛋白酶 | 第42-43页 |
·Ca~(2+)激活核酸内切酶 | 第43页 |
·磷脂酰丝氨酸的暴露及吞噬识别 | 第43页 |
·组织转谷氨酰胺酶的活化 | 第43-44页 |
·自由基产生 | 第44页 |
·调节线粒体PTP | 第44-45页 |
第二章 内质网应激反应 | 第45-60页 |
·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 | 第46-54页 |
·UPR信号分子和信号途径 | 第46-48页 |
·UPR的信号传导途径 | 第48-51页 |
·Bip介导三种UPR信号分子活化 | 第48-49页 |
·IRE1-XBP1和ATF6介导的UPR信号途径 | 第49-50页 |
·PERK介导的UPR信号途径 | 第50-51页 |
·ER应激相关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51-52页 |
·UPR的保护效应 | 第52-53页 |
·UPR的生理功能 | 第53-54页 |
·内质网超载反应(ER overload response,EOR) | 第54-57页 |
·内质网超载反应与NF-κB的活化 | 第54-55页 |
·EOR的生理功能 | 第55-57页 |
·内质网应激与疾病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第三章 Reticulon(RTN)家族 | 第60-71页 |
·RTN基因家族 | 第60-63页 |
·细胞定位和拓扑构象 | 第63页 |
·交联蛋白 | 第63-64页 |
·功能 | 第64-69页 |
·专一性的诊断手段 | 第64-65页 |
·神经分化的标志蛋白 | 第65页 |
·内质网相关功能 | 第65-66页 |
·细胞伸展、粘附和连接 | 第66页 |
·调节血管重建的分子 | 第66-67页 |
·凋亡功能 | 第67-69页 |
·本研究的背景 | 第69-7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0-71页 |
第四章 细胞钙离子平衡失调启动HAP诱导的内质网和线粒体凋亡信号途径 | 第71-94页 |
·前言 | 第71-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3-80页 |
·结果 | 第80-91页 |
·讨论 | 第91-94页 |
第五章 RTN3/HAP过表达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 | 第94-106页 |
·前言 | 第94-9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5-97页 |
·结果 | 第97-104页 |
·讨论 | 第104-106页 |
第六章 内质网应激反应介导的HAP表达激活和Bcl-2从内质网到线粒体的运输 | 第106-123页 |
·前言 | 第106-10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7-111页 |
·结果 | 第111-119页 |
·讨论 | 第119-123页 |
第七章 ASY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 | 第123-133页 |
·前言 | 第123-1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4-126页 |
·结果 | 第126-131页 |
·讨论 | 第131-133页 |
第八章 ASY与重要的细胞间隙蛋白Fibulin-5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 | 第133-144页 |
·前言 | 第133-1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4-136页 |
·结果 | 第136-142页 |
·讨论 | 第142-144页 |
研究总结 | 第14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67页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 第167-169页 |
致谢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