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深基坑支护类型及其分析方法概述 | 第13-15页 |
1.2 土钉支护和复合型土钉支护 | 第15-21页 |
1.2.1 土钉支护与加筋土挡墙 | 第15-16页 |
1.2.2 土钉支护的原理及其特点 | 第16-17页 |
1.2.3 土钉支护的适应条件 | 第17-18页 |
1.2.4 土钉支护的应用和发展 | 第18-19页 |
1.2.5 复合型土钉支护 | 第19-21页 |
1.3 复合型土钉支护研究 | 第21-25页 |
1.3.1 锚杆+土钉复合型支护的变形特点 | 第21-22页 |
1.3.2 搅拌桩+土钉复合型支护的变形特点 | 第22页 |
1.3.3 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5-27页 |
第2章 复合型土钉支护的稳定分析 | 第27-47页 |
2.1 土钉支护的稳定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2.1.1 德国方法 | 第27页 |
2.1.2 美国方法 | 第27-28页 |
2.1.3 法国方法 | 第28-29页 |
2.1.4 机动分析法 | 第29页 |
2.1.5 经验方法 | 第29-30页 |
2.1.6 圆弧面法 | 第30页 |
2.1.7 有限元法 | 第30页 |
2.2 复合型土钉支护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30-37页 |
2.2.1 土钉的弯剪作用分析 | 第31-34页 |
2.2.2 基本假定和理论公式 | 第34-36页 |
2.2.3 弯剪作用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 最危险滑动面 | 第37-39页 |
2.3.1 均质土层情况下最危险滑动面位置 | 第38-39页 |
2.3.2 存在软弱土层的情况下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 | 第39页 |
2.4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2.4.1 土钉密度对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 | 第39-41页 |
2.4.2 土钉长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页 |
2.4.3 土钉倾角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页 |
2.4.4 锚杆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2.4.5 搅拌桩桩身直径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页 |
2.5 土钉的临界密度 | 第43-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复合型土钉支护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47-67页 |
3.1 增量方程和增量分析的有限元列式 | 第47-49页 |
3.2 土的本构关系选用 | 第49-54页 |
3.2.1 土的本构关系选用 | 第49-50页 |
3.2.2 Duncan-Chang非线性E-B模型 | 第50-54页 |
3.3 土体非线性分析的几个问题的处理 | 第54-56页 |
3.3.1 土单元拉裂和剪坏后应力修正 | 第54-55页 |
3.3.2 开挖与支护施工的模拟 | 第55页 |
3.3.3 初始应力状态 | 第55-56页 |
3.4 单元刚度矩阵计算 | 第56-60页 |
3.4.1 数值积分 | 第56页 |
3.4.2 土体和结构单元单刚矩阵 | 第56-57页 |
3.4.3 接触单元单刚矩阵 | 第57-60页 |
3.5 荷载列阵 | 第60-61页 |
3.6 增量平衡方程的求解 | 第61-62页 |
3.6.1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61-62页 |
3.6.2 荷载增量步长 | 第62页 |
3.6.3 收敛标准 | 第62页 |
3.7 非线性分析的数值计算和程序 | 第62-65页 |
3.8 程序正确性的验证 | 第65-67页 |
第4章 搅拌桩+土钉复合型支护有限元分析 | 第67-82页 |
4.1 分析计算模型及网络划分 | 第67-68页 |
4.2 搅拌桩+土钉复合型支护性状分析 | 第68-72页 |
4.2.1 基坑位移 | 第68-70页 |
4.2.2 基坑水平应力 | 第70-71页 |
4.2.3 搅拌桩的弯矩和剪力 | 第71页 |
4.2.4 土钉的轴力 | 第71-72页 |
4.3 搅拌桩+土钉复合型支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2-78页 |
4.3.1 土钉长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4.3.2 土钉倾角的影响 | 第73-74页 |
4.3.3 搅拌桩刚度的影响 | 第74-76页 |
4.3.4 软土层位置的影响 | 第76-78页 |
4.4 土钉施加微预应力的效果分析 | 第78-80页 |
4.4.1 土钉施加微预应力的施工程序 | 第78-79页 |
4.4.2 土钉施加微预应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79-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5章 锚杆+土钉复合型支护有限元分析 | 第82-94页 |
5.1 锚杆+土钉复合型支护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82-84页 |
5.1.1 分析算例的计算模型及网络划分 | 第82-83页 |
5.1.2 计算参数 | 第83页 |
5.1.3 锚杆预应力的模拟 | 第83-84页 |
5.2 锚杆+土钉复合型支护性状分析 | 第84-86页 |
5.2.1 面板的水平位移 | 第84页 |
5.2.2 土钉和锚杆的轴力 | 第84-86页 |
5.2.3 地面沉降 | 第86页 |
5.3 锚杆预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86-88页 |
5.3.1 面板的水平位移 | 第86页 |
5.3.2 土钉和锚杆的轴力 | 第86-88页 |
5.3.3 基坑隆起和地面沉降 | 第88页 |
5.4 锚杆预应力推后加载法分析 | 第88-90页 |
5.4.1 锚杆预应力推后加载法简介 | 第88-89页 |
5.4.2 推后加载法分析比较 | 第89-90页 |
5.5 工程测试及有限元分析 | 第90-93页 |
5.5.1 工程概况 | 第90-91页 |
5.5.2 工程监控的数据及有限元分析 | 第91-9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6章 复合型土钉支护的机理研究 | 第94-105页 |
6.1 土钉支护的“群钉效应”分析 | 第94-97页 |
6.1.1 半无限体表面下水平集中力作用下的弹性解 | 第94页 |
6.1.2 半无限体表面下线荷载作用下水平应力(σ_(mx))的分布 | 第94-96页 |
6.1.3 土钉的“群钉效应” | 第96-97页 |
6.2 土钉支护和复合型土钉支护的最大支护深度 | 第97-101页 |
6.2.1 目前常用基坑抗隆计算法 | 第97-98页 |
6.2.2 复合型土钉支护的抗隆计算法 | 第98-100页 |
6.2.3 土钉支护和复合型土钉支护的最大支护深度 | 第100-101页 |
6.3 土钉的性状研究 | 第101-103页 |
6.3.1 土钉的加固机理 | 第101-102页 |
6.3.2 土钉的抗拔试验分析 | 第102-103页 |
6.3.3 土钉变形性能分析 | 第10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9页 |
结论 | 第105-107页 |
展望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附录A: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