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词表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传统核酸分子探针 | 第12-14页 |
| ·基因组DNA 分子探针 | 第13页 |
| ·cDNA 分子探针 | 第13页 |
| ·RNA 分子探针 | 第13-14页 |
| ·新型核酸分子探针 | 第14-22页 |
| ·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22-25页 |
| ·基于双发夹分子信标分析核酸甲基化酶及药物筛选 | 第23页 |
| ·新型发夹荧光探针用于DNA 甲基化过程的实时监测及药物筛选 | 第23页 |
| ·利用分子信标对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单链DNA 过程的实时监测 | 第23-25页 |
| 第2章 基于双发夹分子信标分析核酸甲基化酶及药物筛选 | 第25-40页 |
| ·前言 | 第25-26页 |
|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 ·实验原理 | 第26-28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8-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 ·双发夹分子信标性能考察 | 第30页 |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0-34页 |
| ·甲基化反应时间动力学研究 | 第34-35页 |
| ·甲基给体(SAM)对甲基化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 ·M.Alu I 活性检测 | 第36页 |
| ·亚精胺对M.Alu I 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抗肿瘤药物对M.Alu I 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凝胶电泳分析 | 第38-39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第3章 新型发夹荧光探针用于DNA 甲基化过程的实时监测及药物筛选 | 第40-52页 |
| ·前言 | 第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 ·实验原理 | 第40-42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1页 |
| ·DNA 甲基化的实时监测 | 第43-44页 |
| ·甲基化底物对甲基化速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 ·金属离子对甲基化过程的影响 | 第45页 |
| ·Dam 甲基化酶的定量分析 | 第45-47页 |
| ·药物对DpnI 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药物对Dam 甲基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凝胶电泳分析 | 第49-50页 |
| ·线性探针与发夹探针的性能比较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第4章 利用分子信标对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单链DNA 过程的实时监测 | 第52-61页 |
| ·前言 | 第52-53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 ·实验原理 | 第53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53-54页 |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 ·限制性内切酶对分子信标的切割 | 第55-56页 |
| ·分子信标浓度对酶切速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 ·限制性内切酶Xsp I 活性检测 | 第57-58页 |
| ·凝胶电泳分析 | 第58页 |
|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单链DNA 机制探讨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