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商誉的价值评估模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的范围和选题目的 | 第9页 |
1.2 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9-10页 |
1.3 基本概念 | 第10页 |
1.3.1 超额收益 | 第10页 |
1.3.2 费森-奥尔森模型 | 第10页 |
1.3.3 剩余收益评估方法 | 第10页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1.5 数据的来源和使用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商誉评估研究综述 | 第12-26页 |
2.1 商誉的定义 | 第12-13页 |
2.2 银行商誉的定义 | 第13-14页 |
2.3 商誉评估方法 | 第14-15页 |
2.4 超额收益法 | 第15-16页 |
2.5 余值法 | 第16页 |
2.6 余值法下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方法 | 第16-26页 |
2.6.1 资产价值法 | 第16-18页 |
2.6.2 市场价值法 | 第18-19页 |
2.6.3 收益现值法 | 第19-24页 |
2.6.4 期权定价理论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剩余收益评估法(RIV法)与银行商誉评估 | 第26-32页 |
3.1 费森-奥尔森剩余收益估价法概述 | 第26-30页 |
3.2 国外对银行商誉的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实证检验及分析 | 第32-46页 |
4.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32页 |
4.2 模型构建 | 第32-39页 |
4.2.1 贷款函数模型 | 第33-36页 |
4.2.2 存款函数模型 | 第36-39页 |
4.3 组合模型 | 第39页 |
4.4 模型的改造 | 第39-40页 |
4.4.1 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4.5 实证结果 | 第40-43页 |
4.6 银行商誉评估模型 | 第43-44页 |
4.7 对商誉价值评估模型的反思 | 第44-46页 |
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A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附录B | 第52-53页 |
附录C | 第53-54页 |
图示A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