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招投标规范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物业管理招投标的发展与现状 | 第8-9页 |
·南京市物业管理招投标状况调查 | 第9-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物业管理招投标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7页 |
·物业及物业管理的概念 | 第15页 |
·招标投标的概念 | 第15-16页 |
·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的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的定义 | 第16页 |
·物业管理招投标的原则 | 第16-17页 |
·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的意义 | 第17-18页 |
·市场经济与物业管理招投标 | 第18-22页 |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 | 第19页 |
·推行物业管理招投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 第19-21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业管理招投标的健康发展 | 第21-22页 |
·博弈论与物业管理招投标 | 第22-27页 |
·博弈论概述 | 第22页 |
·物业管理招投标中的信息不对称 | 第22-23页 |
·物业管理招投标中的交易成本 | 第23-24页 |
·物业管理招投标中的博弈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物业管理招投标环境规范化 | 第27-34页 |
·物业管理招投标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立法滞后 | 第27页 |
·恶性竞争 | 第27-28页 |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 第28页 |
·先定后招 | 第28页 |
·物业管理招投标环境规范化的建议与措施 | 第28-34页 |
·加大物业管理招投标立法力度 | 第28-29页 |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29-30页 |
·培育和发展招投标代理机制 | 第30页 |
·完善专家库建设 | 第30-31页 |
·加强对投标人的保护 | 第31-32页 |
·出台招投标示范文本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物业管理招投标程序规范化 | 第34-43页 |
·准备阶段 | 第35-36页 |
·招标组织的成立 | 第35页 |
·申请批准招标及准备招标文件 | 第35-36页 |
·实施阶段 | 第36-41页 |
·发布招标公告 | 第36-37页 |
·投标人确定参与投标,申请资格预审 | 第37页 |
·招标文件的发售与购买 | 第37-38页 |
·现场查看与标前会议 | 第38-39页 |
·信誉调查及投标文件的编制 | 第39-40页 |
·递交与接受投标文件 | 第40页 |
·开标、评标与定标 | 第40-41页 |
·后期阶段 | 第41-43页 |
·合同的签订 | 第41-42页 |
·资料整理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物业管理招投标评标方法规范化 | 第43-59页 |
·物业管理招投标中常用的评标方法 | 第43-45页 |
·仅考核物业管理服务方案策划的评标方法 | 第43页 |
·以收费报价为重点的评标方法 | 第43-44页 |
·无标底二步法招标的评标方法 | 第44-45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45页 |
·物业管理评标系统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45-48页 |
·构造系统层次结构模型的原则 | 第45-46页 |
·系统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评标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8-51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48页 |
·判断矩阵的计算 | 第48-49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49-50页 |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50页 |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 | 第50-51页 |
·投标单位的综合评价 | 第51-53页 |
·精确型指标的测评 | 第51-52页 |
·模糊型指标的测评 | 第52-53页 |
·两类指标的综合评判 | 第53页 |
·中标单位的选取 | 第53页 |
·评标应用实例分析 | 第53-59页 |
·项目及投标单位概况 | 第53-54页 |
·评标过程与结果 | 第54-57页 |
·评标后的分析 | 第57-59页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