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绩效管理概述 | 第13-17页 |
第一节 绩效管理的内涵和理论发展 | 第13-14页 |
一、 绩效管理的内涵 | 第13页 |
二、 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企业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同异分析 | 第14-17页 |
一、 企业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相同点分析 | 第14-15页 |
二、 企业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管理的不同点分析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17-26页 |
第一节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和绩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 第17-22页 |
一、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 | 第17-20页 |
二、 我国政府进行绩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一、 政府绩效管理现状决定了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迫切性 | 第22页 |
二、 企业绩效管理的成功理念、范式契合了政府绩效管理的需求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我国政府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26页 |
一、 理论与技术支撑:国内外学者对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成果 | 第23-24页 |
二、 现实基础:国内外政府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成功范例 | 第24页 |
三、 政治基础:政府高层推动政府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意愿 | 第24-25页 |
四、 舆论基础:普通公民支持政府加强绩效管理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政府可借鉴的企业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 第26-37页 |
第一节 政府可借鉴的一般管理理念 | 第26-28页 |
一、 绩效取向 | 第26页 |
二、 结果取向 | 第26-27页 |
三、 市场取向 | 第27-28页 |
四、 服务取向 | 第28页 |
第二节 政府可借鉴的具体方法 | 第28-37页 |
一、 360度考核 | 第28-30页 |
二、 标杆管理 | 第30-32页 |
三、 全面质量管理 | 第32-33页 |
四、 目标管理 | 第33-34页 |
五、 平衡计分卡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借鉴和运用 | 第37-46页 |
第一节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主、客体的变革 | 第37-40页 |
一、 引入多元化的绩效管理主体 | 第37-38页 |
二、 建立专业化的绩效管理部门,培养绩效管理人才 | 第38页 |
三、 厘清绩效管理客体 | 第38-40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过程的变革 | 第40-42页 |
一、 加强对绩效管理程序规范化的建设 | 第40页 |
二、 加强对绩效管理过程的监督 | 第40-41页 |
三、 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的救济机制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方法、指标和标准的变革 | 第42-43页 |
一、 绩效管理方法的多样化 | 第42页 |
二、 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的具体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 第42-43页 |
第四节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配套制度的建设 | 第43-46页 |
一、 绩效管理的立法建设 | 第43页 |
二、 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 | 第43-45页 |
三、 与绩效管理有关的政务公开制度建设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