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水稻生长及氮环境影响的施氮优化模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作物氮素动态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1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国外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回顾 | 第12-14页 |
·国内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回顾 | 第14-15页 |
2 作物氮素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3 作物氮素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土壤氮性状的模拟 | 第17页 |
·作物对氮需求的模拟 | 第17-18页 |
·作物对氮吸收的模拟 | 第18-19页 |
·氮素在作物体内的运转和分配模拟 | 第19-20页 |
4 作物氮行为模型模拟还需解决的问题及展望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 第22-26页 |
1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2页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2-24页 |
·试验点概况 | 第22页 |
·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稻田渗漏计设计 | 第23-24页 |
3 模型介绍和网络化研究 | 第24-26页 |
·模型介绍 | 第24页 |
·模型网络化意义 | 第24-25页 |
·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 | 第25页 |
·气象资料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55页 |
1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40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生长变化影响 | 第26-32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叶面积发育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茎干重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绿叶干重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穗干重的影响 | 第29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根干重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植株干重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器官氮含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34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氮累计的影响 | 第34-36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渗漏水氮素污染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最佳经济施氮量分析 | 第38-40页 |
2 氮肥管理优化模型的验证与应用 | 第40-48页 |
·模型验证 | 第40-44页 |
·参数计算 | 第40-42页 |
·模型验证 | 第42-44页 |
·模型应用 | 第44-48页 |
·施氮曲线和产量模拟 | 第44-46页 |
·施氮优化 | 第46-48页 |
3 水稻氮肥管理优化模型的网络化研究 | 第48-55页 |
·发育速率常数与生育期的计算 | 第48-50页 |
·编程原理和公式 | 第48-49页 |
·网络化结果 | 第49-50页 |
·地点品种因子FSV1,FSV2的计算 | 第50-51页 |
·编程原理和公式 | 第50页 |
·网络化结果 | 第50-51页 |
·氮施用曲线参数的计算 | 第51-55页 |
·编程原理和公式 | 第51-52页 |
·网络化结果 | 第52-5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5-59页 |
1 结论 | 第55-57页 |
·试验结论 | 第55-56页 |
·不同施氮水平与水稻生长变化的关系 | 第55页 |
·不同施氮水平与水稻器官氮含量的关系 | 第55页 |
·不同施氮水平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第55页 |
·不同施氮水平与土壤氮累计的关系 | 第55页 |
·不同施氮水平与渗漏水氮素污染的关系 | 第55-56页 |
·不同施氮水平与氮素利用率的关系 | 第56页 |
·最佳经济施氮量 | 第56页 |
·模型模拟结论 | 第56-57页 |
·模型验证 | 第56页 |
·用模型施氮优化 | 第56-57页 |
·模型网络化研究 | 第57页 |
2 讨论 | 第57-59页 |
·关于合理施氮 | 第57页 |
·关于模型优化施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