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身份位置分离的新协议栈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2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论文的主要贡献第10-11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1-12页
第二章 相关工作第12-24页
   ·研究现状分析第12页
   ·基于路由器的身份/位置分离机制第12-18页
     ·LISP协议第13-15页
     ·Six/One协议第15-17页
     ·IVIP协议第17-18页
   ·基于主机的身份/位置分离机制第18-23页
     ·HIP协议第18-21页
     ·Shim6协议第21-23页
   ·其他方案第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第24-39页
   ·系统总体描述第24-27页
   ·系统工作流程第27-28页
   ·系统分析第28-38页
     ·身份/位置分离技术第28-29页
     ·核心/边缘网路由寻址技术第29-33页
     ·通信安全性第33-34页
     ·多种标识的分布式存储及快速映射查询技术第34-37页
     ·路由系统可逐步部署技术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新型主机协议栈第39-70页
   ·现有主机协议栈分析第39-40页
   ·新协议栈设计思想第40-42页
     ·身份标识的设计第40-41页
     ·身份/位置映射机制第41-42页
   ·总体结构及工作流程第42-46页
   ·内核模块实现第46-63页
     ·基于名字的Socket API第48-50页
     ·映射模块——IDMAP模块第50-56页
     ·分组处理模块——ID模块第56-63页
   ·主机应用模块开发第63-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实验分析第70-81页
   ·实验环境拓扑第70-71页
   ·实验内容第71-72页
   ·实验结果第72-79页
  实验一 基于新协议栈的互通性第72-73页
  实验二 视频的主机移动性能分析第73-75页
  实验三 FTP的主机移动性能分析第75-76页
  实验四 视频应用的多宿主性能分析第76页
  实验五 安全认证的时延第76-77页
  实验六 移动更新时延对比第77-79页
  实验七 主机移动时延对比第79页
  实验八 数据包代价开销第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任管理模型中提高推荐准确度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背景流量感知的Traceroute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