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前言 | 第1-18页 |
| ·半刚性路面概述 | 第14-15页 |
| ·半刚性路面优点 | 第14页 |
| ·半刚性路面缺点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通过试验路观察碎石过渡层半刚性路面裂缝情况 | 第18-21页 |
| ·试验路目的与目标 | 第18页 |
| ·现场试验调查与分析 | 第18-20页 |
| ·沪宁高速试验路观测与分析 | 第18-19页 |
| ·京石高速正定试验路观测与分析 | 第19-20页 |
| ·试验路调查分析结论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路面材料动态和热工参数 | 第21-33页 |
| ·路面材料动态参数 | 第21-28页 |
| ·沥青材料动态参数 | 第22-24页 |
| ·过渡层碎石材料动态参数 | 第24-25页 |
| ·半刚性基层动态参数 | 第25-27页 |
| ·土基动态参数 | 第27-28页 |
| ·路面材料热工参数 | 第28-31页 |
| ·沥青温度收缩系数 | 第28-29页 |
| ·半刚性材料温度收缩系数 | 第29-30页 |
| ·温度应力计算温缩系数 | 第30页 |
| ·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化时材料精度与强度参数 | 第30-31页 |
| ·半刚性基层材料温度变化时材料劲度与强度参数 | 第31页 |
| ·路基材料强度控制指标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路面结构内部行车动应力分析 | 第33-51页 |
| ·高速公路层状路面结构的数值计算 | 第33-36页 |
| ·路面行车荷载简述 | 第33-34页 |
| ·本文采用的动力荷载 | 第34-36页 |
| ·模型计算参数选取 | 第36-38页 |
| ·计算分析基本假设 | 第37页 |
| ·模型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 ·行车荷载加载位置 | 第38页 |
| ·结构应力结果及分析 | 第38-51页 |
| ·静力分析结果 | 第39-40页 |
| ·模型模态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 ·路面结构的谐响应结果 | 第41-45页 |
| ·路面瞬态动力响应 | 第45-47页 |
| ·碎石基层对各结构层应力影响 | 第47-48页 |
| ·不同面层厚度模量时面层底面弯拉应力分析 | 第48-49页 |
| ·半刚性路面弯沉分析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碎石基层半刚性路面温度应力分析 | 第51-70页 |
| ·沥青路面温度场概述 | 第51页 |
| ·路表边界温度影响因素 | 第51-52页 |
| ·路面有效辐射对路面温度影响 | 第51页 |
| ·大气温度对路面温度影响 | 第51-52页 |
| ·太阳辐射对路面温度影响 | 第52页 |
| ·路表面温度场分布 | 第52-53页 |
| ·沥青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场 | 第53-70页 |
| ·三种代表性路表温度场 | 第54-55页 |
| ·温度场分析模型 | 第55-58页 |
| ·瞬态温度日分布与连续降温条件路面结构温度场 | 第58-59页 |
| ·结构内部各层温度分布 | 第59-60页 |
| ·根据求得温度场计算结构温度应力 | 第60-66页 |
| ·碎石层对温度应力导致的温缩裂缝防治 | 第66-67页 |
| ·沥青混合料、半刚性基层温缩系数对温度应力影响 | 第67-68页 |
| ·面层厚度变化对路面温度应力日过程影响 | 第68-69页 |
| ·不同温度速率对沥青路面应力的影响 | 第69-70页 |
| 笫六章 结束语 | 第70-75页 |
| ·本文主要成果 | 第70-71页 |
| ·进一步发展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