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页 |
·智能交通系统(ITS)概述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各国ITS的发展 | 第12-14页 |
·车辆检测与参考方案 | 第14-17页 |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2 交通流理论与车辆检测理论及方法 | 第18-35页 |
·交通流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交通流的基本关系 | 第19-20页 |
·交通流模拟理论简介 | 第20-21页 |
·车辆检测器分类 | 第21-23页 |
·硬件检测方式 | 第21-22页 |
·软件检测方式 | 第22-23页 |
·运动物体的检测方法 | 第23-28页 |
·光流强法 | 第23-25页 |
·除背景法 | 第25-26页 |
·时间差分法[18] | 第26-28页 |
·模式识别理论 | 第28-32页 |
·模式识别系统 | 第28-30页 |
·统计模式识别法 | 第30页 |
·句法结构模式识别法 | 第30页 |
·模糊模式识别法 | 第30-31页 |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法 | 第31页 |
·几种模式识别比较 | 第31-32页 |
·数学形态学原理 | 第32-35页 |
·基本定义 | 第33页 |
·结构元素分析 | 第33-35页 |
3 智能交通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5-41页 |
·成像器件的选择 | 第35-38页 |
·CCD图像传感器 | 第35-36页 |
·CMOS图像传感器 | 第36-37页 |
·成像设备的选择 | 第37-38页 |
·采集卡 | 第38-39页 |
·控制卡 | 第39页 |
·通讯方式 | 第39-41页 |
4 智能交通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1-63页 |
·白天车辆检测算法 | 第41-47页 |
·预处理 | 第41-42页 |
·时间差分运算 | 第42-43页 |
·图像增强 | 第43-44页 |
·投影法 | 第44-45页 |
·阈值的选择 | 第45-47页 |
·夜间车辆检测算法 | 第47-51页 |
·夜间交通特点 | 第47-48页 |
·局部二值化 | 第48-50页 |
·数学形态学法 | 第50-51页 |
·车辆流量统计系统 | 第51-52页 |
·红绿灯控制系统 | 第52-56页 |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52-53页 |
·信号灯控制形式 | 第53-55页 |
·单个路口信号的模糊控制 | 第55-56页 |
·闯红灯抓拍记录子系统 | 第56-61页 |
·启动抓拍子系统 | 第57页 |
·车牌图像特点 | 第57页 |
·边缘模板算法 | 第57-60页 |
·HSI颜色模型算法 | 第60-61页 |
·数据传输 | 第61-63页 |
5 系统的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白天车辆流量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63页 |
·夜间车辆流量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63-64页 |
·红绿灯控制结果与分析 | 第64页 |
·闯红灯抓拍记录结果与分析 | 第64-66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6-67页 |
致 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表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