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英文提要 | 第6-7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综述 | 第7-16页 |
·引言 | 第7页 |
·国内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概况 | 第7-8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7-8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8页 |
·当前LUCC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热点问题 | 第8-12页 |
·当前LUCC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9页 |
·当前LUCC研究的热点问题 | 第9-12页 |
·当前LUCC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主要技术手段--3S技术结合与集成 | 第12页 |
·主要研究方法--数据采集、模型建立和分析预测 | 第12-14页 |
·当前国际上LUCC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 第14-16页 |
·理论体系的构建 | 第1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14-15页 |
·LUCC与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2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区域的选择 | 第17页 |
·资料收集和数据库的建立 | 第17-20页 |
·土地利用资料 | 第18-20页 |
·自然地理基础数据 | 第20页 |
·环境数据 | 第20页 |
·统计数据 | 第20页 |
·数据输入与数据库的建立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特征 | 第22-28页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22-23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3-24页 |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5-28页 |
·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 | 第28-47页 |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第28-34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第28-33页 |
·土地利用变化总特征 | 第33-34页 |
·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 | 第34-35页 |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 第35-41页 |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 第35-36页 |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 第36-39页 |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 第39-41页 |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型 | 第41-44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马尔可夫过程模拟与预测 | 第44-47页 |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47-53页 |
·土地利用变化宏观驱动力分析 | 第47-50页 |
·社会驱动力分析 | 第47-50页 |
·自然驱动力分析 | 第50页 |
·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定量分析 | 第50-53页 |
第六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 | 第53-68页 |
·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分析 | 第53-63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6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 第56-59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 第59-63页 |
·问题与对策 | 第63-68页 |
·主要环境问题 | 第63-65页 |
·产生的原因 | 第65-66页 |
·防治对策 | 第66-68页 |
第七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 第68-72页 |
·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 | 第68-69页 |
·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 第68页 |
·建立高产高效的森林资源体系 | 第68-69页 |
·优化农业用地结构 | 第69页 |
·完善农地经营制度 | 第69页 |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 第69页 |
·非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 | 第69-70页 |
·开展非农建设用地整理,提高集约化利用水平 | 第69-70页 |
·做好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工作,长远规划 | 第70页 |
·实行资产化管理,树立资源有价观念 | 第70页 |
·调整农业与非农业用地结构 | 第70页 |
·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推动土地可持续利用 | 第70-72页 |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第70页 |
·建立土地储备、托管制度,加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作用 | 第70-71页 |
·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土地管理的科技含量 | 第71页 |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保护土地资源意识 | 第71-72页 |
第八章 结果与讨论 | 第72-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摘要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