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7页
   ·论文写作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4页
     ·论文写作背景第11-13页
     ·论文写作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现状第14-15页
     ·发达国家理论研究现状第14-15页
     ·我国理论研究现状第15页
   ·论文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5-16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第17-37页
   ·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第17-24页
     ·商业银行风险类型第17-19页
     ·基本风险分析工具介绍第19-24页
   ·风险分析工具具体应用第24-36页
     ·利用VAR防范授信风险第24-31页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授信风险第31-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问题分析第37-45页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授信风险第37-41页
     ·信贷业务风险第37-39页
     ·结算业务风险第39-40页
     ·信用卡业务风险第40页
     ·金融创新及衍生业务风险第40-41页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成因分析第41-44页
     ·政治因素第41页
     ·企业因素第41-42页
     ·银行因素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体系第45-60页
   ·美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体系第45-46页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体系第46-59页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现状第46-47页
     ·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第47-55页
     ·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第55-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降低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的对策第60-69页
   ·改善信用环境,减少信用风险第60-62页
     ·建立法制化社会信用体系第60-61页
     ·加强对改制企业的监督管理第61-62页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不良资产第62-64页
     ·下达“抓降”指标,纳入年度考核第62页
     ·实行“双线”考核,落实清收责任第62页
     ·确定清收重点,加大清收力度第62页
     ·严格贷款把关,保证新增质量第62-63页
     ·多种方式并行,盘活资产存量第63-64页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全方位监控资产质量第64页
   ·改革产权制度,消除授信风险发生的内部根源第64-65页
   ·转换政府职能,建立防范金融风险的社会体系第65-66页
   ·审慎开发金融创新品种,积极研究金融衍生工具第66-67页
   ·全面推进风险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第67页
   ·建立商业银行风险保险机制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个人简历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VDV自体蛋白酶P20和核心蛋白P14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下一篇:AIV地方分离株(H9N2)NP和M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