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什么是杂种优势 | 第11页 |
1.2 杂种优势理论 | 第11-12页 |
1.2.1 显性假说 | 第11页 |
1.2.2 超显性假说 | 第11-12页 |
1.2.3 对上述两种假说的综合评价 | 第12页 |
1.3 杂种优势的度量 | 第12-14页 |
1.3.1 超中优势 | 第13页 |
1.3.2 超亲优势 | 第13页 |
1.3.3 超标优势 | 第13页 |
1.3.4 离中优势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20页 |
1.5.1 国内外西瓜杂交育种概况 | 第14-15页 |
1.5.2 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2.1 室内实验 | 第20-21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2.2 田间实验 | 第21-22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44页 |
3.1 西瓜杂种及匀浆混合液与其亲本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22-28页 |
3.1.1 西瓜苗期叶片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 | 第22-23页 |
3.1.2 西瓜苗期叶片乙醇酸氧化酶活性 | 第23-24页 |
3.1.3 西瓜苗期叶片线粒体氧化活性 | 第24-25页 |
3.1.4 西瓜苗期叶片线粒体呼吸控制 | 第25-27页 |
3.1.5 西瓜苗期叶片线粒体ADP/O的值 | 第27-28页 |
3.2 杂种优势的预测 | 第28-35页 |
3.2.1 预测过程 | 第28-29页 |
3.2.2 真叶乙醇酸氧化酶活性预测阈值的确定及预测 | 第29-32页 |
3.2.3 子叶线粒体氧化活性预测阈值的确定及预测 | 第32-35页 |
3.3 杂种优势的田间验证 | 第35-40页 |
3.4 杂种优势预测准确性的验证 | 第40-44页 |
3 4.1 真叶乙醇酸氧化酶及子叶线粒体氧化活性预测单瓜重优势准确性的验证 | 第40页 |
3.4.2 真叶乙醇酸氧化酶及子叶线粒体氧化活性预测抗逆性优势准确性的验证 | 第40-42页 |
3.4.3 真叶乙醇酸氧化酶及子叶线粒体氧化活性预测早熟性优势准确性的验证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5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