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小鼠胚胎干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研究进展 | 第1-34页 |
| 1 干细胞定义及生物学特性 | 第11-13页 |
| ·干细胞的分类[1] | 第11-12页 |
| ·胚胎性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 2 ES/EG 细胞研究历史 | 第13-16页 |
| ·小鼠 ES 细胞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 ·小鼠 EG 细胞研究历程 | 第14-15页 |
| ·家畜 ES/EG 细胞研究简史 | 第15-16页 |
| 3 ES/EG 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 第16-28页 |
| ·胚胎细胞来源 | 第17页 |
| ·分化抑制物的选择 | 第17-20页 |
| ·条件培养液 | 第20页 |
| ·基础培养液 | 第20-22页 |
| ·ES/EG 细胞培养过程 | 第22-24页 |
| ·ES/EG 细胞的冷冻与解冻 | 第24页 |
| ·ES/EG 细胞鉴定 | 第24-28页 |
| 4 ES/EG 细胞更新机制 | 第28-31页 |
| ·LIF 及其其它细胞因子维持 ES 细胞不分化机制 | 第28-30页 |
| ·oct-3/4 在 ES 细胞中的作用 | 第30-31页 |
| 5 ES/EG 细胞应用前景 | 第31-34页 |
| ·早期胚胎发育研究 | 第31-32页 |
| ·基因功能研究 | 第32页 |
| ·移植治疗 | 第32-33页 |
| ·生产转基因动物 | 第33页 |
| ·生殖细胞发育分化的体外模型 | 第33-34页 |
| 第二章 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 | 第34-4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9页 |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35-37页 |
| ·方法 | 第37-39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 ·不同来源胚胎对昆明白小鼠 ES 细胞、ICM 克隆形成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胚龄对昆明白小鼠 ICM、ES 细胞集落形成率的影响 | 第40页 |
| ·LIF 对小鼠 ICM、ES 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传代方法对小鼠 ES 细胞克隆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不同浓度 NaHCO3对小鼠 ICM、ES 克隆率的影响 | 第42页 |
| ·昆明白小鼠 ES 细胞鉴定: | 第42-43页 |
| 3 讨论 | 第43-45页 |
| 4 结论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小鼠胚胎生殖细胞分离培养 | 第46-53页 |
| 1 实验材料:同第三章实验材料 | 第46页 |
| 2 方法: | 第46-48页 |
| ·生殖嵴的分离 | 第46页 |
| ·PGCs 细胞的分离 | 第46-47页 |
| ·小鼠 EG 细胞的克隆传代 | 第47页 |
| ·小鼠 EG 细胞的鉴定 | 第47-48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 ·两种消化法分离 PGCs 细胞效果比较 | 第48-49页 |
| ·LIF 对分离 EG 细胞的影响 | 第49页 |
| ·传代方法对小鼠 EG 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 | 第49-50页 |
| ·EG细胞的鉴定 | 第50页 |
| 4 讨论 | 第50-51页 |
| 5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致 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