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页 |
第一章 竹林七贤庄学之接受语境 | 第9-22页 |
一、 “天下多故”的历史 | 第9-11页 |
二、 自觉的艺术精神 | 第11-15页 |
三、 庄学接受中的和谐 | 第15-22页 |
第二章 阮籍对庄学的接受与超越 | 第22-33页 |
一、 从尊儒到崇道 | 第22-25页 |
二、 以庄周为模则 | 第25-32页 |
(一) 痛斥虚伪的礼法 | 第25-28页 |
(二) 标举出世之理想 | 第28-29页 |
(三) 追求逍遥的境界 | 第29-32页 |
三、 对庄子思想的超越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从情感共鸣看嵇康的庄学 | 第33-46页 |
一、 龙性谁能训 | 第33-36页 |
二、 与庄子的情感共鸣 | 第36-43页 |
(一) 抨击名教 | 第36-38页 |
(二) 归隐自然 | 第38-40页 |
(三) 远游出世 | 第40-43页 |
三、 养生与元气论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向秀庄学的内容与实质 | 第46-57页 |
一、 探道好渊玄 | 第46-48页 |
二、 对自然之道的认可 | 第48-51页 |
三、 反接受的庄学命题 | 第51-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