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 第1-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市场化改革 | 第7-8页 |
·技术进步和信息化 | 第8-9页 |
·农村社会转型 | 第9页 |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有关办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创新 | 第10-11页 |
·基本思路 | 第10页 |
·本研究的创意或创新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办学模式及其相关理论探讨 | 第11-22页 |
·对农村职教办学模式的基本认识 | 第11-12页 |
·关于办学模式的界定 | 第11-12页 |
·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 第12页 |
·办学模式的相关理论探讨 | 第12-14页 |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 第12-13页 |
·有关管理理论 | 第13-14页 |
·农村职教办学模式选择和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14-17页 |
·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 第14-15页 |
·必须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 | 第15页 |
·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 第15-16页 |
·必须符合农村社会实际 | 第16-17页 |
·外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启示 | 第17-22页 |
·政府主导下的办学主体多元化 | 第17-19页 |
·投资渠道的多元化 | 第19-20页 |
·办学形式灵活多样 | 第20页 |
·教育行政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县级职教中心模式的形成与现状 | 第22-34页 |
·县级职教中心模式的形成过程 | 第22-26页 |
·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22-23页 |
·职教中心模式的推广 | 第23-24页 |
·职教中心建设的意义 | 第24-26页 |
·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 第26-27页 |
·综合性、多功能 | 第26页 |
·以政府统筹为核心的办学和管理体制 | 第26页 |
·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 第26-27页 |
·“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农科教结合机制 | 第27页 |
·职教中心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27-34页 |
·招生难是当前职教中心面临的最主要困难 | 第27-29页 |
·可能导致职教中心招生困难的几个原因 | 第29-31页 |
·农村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空间 | 第31-34页 |
第四章 职教中心办学模式案例剖析 | 第34-44页 |
·经济发达地区的案例 | 第34-37页 |
·服务“三农”,使职教中心真正成为农科教结合的载体 | 第34-35页 |
·多层次开放办学,形成学历教育与培训两轮驱动的格局 | 第35-36页 |
·以市场为导向,动态地调整专业结构 | 第36-37页 |
·经济一般地区的案例 | 第37-41页 |
·突出特色,选好定位 | 第38-39页 |
·贷款建校、广泛招生、以生还贷、滚动发展 | 第39-40页 |
·实行“专业、实业、产业三业一体” | 第40-41页 |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案例 | 第41-44页 |
·实施“143”工作计划,强化政府统筹 | 第41-42页 |
·以兴县富民为己任,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三次转变 | 第42-43页 |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内部机制创新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的改进与完善 | 第44-55页 |
·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的系统分析 | 第44-49页 |
·目标模式系统分析 | 第44-45页 |
·体制模式系统分析 | 第45-46页 |
·结构模式系统分析 | 第46-48页 |
·机制模式系统分析 | 第48-49页 |
·对新形势下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的思考 | 第49-55页 |
·职教中心的基本定位和功能 | 第49-50页 |
·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构想 | 第50-52页 |
·工作的着力点和有关建议 | 第52-55页 |
附 录 | 第55-57页 |
一、 第一所县级职教中心的建立 | 第55页 |
二、 河北省建设县级职教中心的主要措施 | 第55-57页 |
参 考 文 献 | 第57-59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59页 |
参加科研情况 | 第59-60页 |
致 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