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油气储运机械设备论文--油气管道论文

地下输油管道红外图像的分析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1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9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9-11页
第二章 红外热成像法探测地下石油管道的理论基础第11-19页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理论基础第11-13页
     ·红外热辐射的理论基础第11-12页
     ·红外热成像波段的选择第12-13页
   ·地物远红外的热成像机理第13-14页
   ·地物热场的变化规律第14-16页
   ·地下热管道在地面热场异常的形成第16页
   ·地下热管道探测环境的选择第16-18页
   ·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输油管道红外热成像系统简介第19-25页
   ·红外探测器的选择第19-21页
     ·红外探测器的类型第19页
     ·红外探测器的特性参数第19-20页
     ·红外探测器的选型第20-21页
   ·红外镜头的选择第21-22页
   ·系统硬件的基本构成简介第22-23页
   ·系统软件的基本构成简介第23-24页
   ·小结第24-25页
第四章 红外图像的预处理及图像增强第25-39页
   ·红外图像的预处理第25-27页
     ·中值滤波第25-26页
     ·帧间平均滤波第26-27页
   ·图像增强第27-38页
     ·直方图双向均衡化第28-31页
     ·伪彩色变换第31-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红外图像的分割第39-48页
   ·图像分割概述第39-41页
     ·图像分割的基本理论第39-40页
     ·地下输油管道的红外热图像特点第40-41页
   ·矩不变自动门限法第41-42页
   ·最大熵准则第42-43页
   ·最大类内距离比准则第43-45页
   ·改善直方图与递归带通分割第45-46页
   ·各种分割方法的实验结果比较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红外图像的数学形态学处理及骨架跟踪辅助识别第48-60页
   ·数学形态学基本概念第48-50页
   ·二值腐蚀和膨胀第50-52页
   ·连通区域标识保留主体第52-54页
   ·种子填充区域内部空洞第54-55页
   ·细化第55-56页
   ·骨架跟踪辅助识别第56-59页
     ·Freeman 直线链码跟踪原理第56-57页
     ·骨架跟踪第57-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七章 测量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第60-64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学习的WEB进化搜索算法研究
下一篇:在普适环境中基于SIP协议的信任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