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椅系统三向振动的汽车平顺性建模与仿真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 ·汽车平顺性的研究发展概况 | 第8-12页 |
| ·汽车平顺性的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 ·国内外汽车平顺性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基于人椅系统三向振动的汽车平顺性评价 | 第14-23页 |
|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 第14-16页 |
| ·主要评价方法 | 第14-15页 |
| ·其它评价方法 | 第15-16页 |
| ·基于人椅系统三向振动的汽车平顺性评价 | 第16-22页 |
| ·振动环境对乘员舒适性影响 | 第17-18页 |
| ·人体的动态特性 | 第18-19页 |
| ·合理的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案 | 第19-21页 |
| ·本文的平顺性评价内容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整车振动激励及动力学模型分析 | 第23-33页 |
| ·整车振动激励分析 | 第23页 |
| ·路面激励与路谱函数确定 | 第23-28页 |
| ·几种不同构造的路谱模型 | 第23-25页 |
| ·频域内四轮随机输入模型 | 第25-26页 |
| ·轮迹间不平度统计特性分析 | 第26-27页 |
| ·用于仿真的路面激励函数 | 第27-28页 |
| ·整车动力学模型简化与解法 | 第28-32页 |
| ·汽车总成对平顺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整车动力学模型的性质与自由度数量 | 第29-30页 |
| ·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的数学手段 | 第30-31页 |
| ·整车动力学模型振动响应量求解方式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整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第33-78页 |
| ·十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 | 第33-43页 |
| ·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33页 |
| ·整车力学模型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3-43页 |
| ·整车动力学模型传递函数和谱分析 | 第43-44页 |
| ·系统频率响应函数 | 第43-44页 |
| ·功率谱密度函数 | 第44页 |
| ·整车动力学模型人椅参数的确定 | 第44-47页 |
| ·人椅系统的横向与纵向转动惯量 | 第44-45页 |
| ·人椅系统的横向与纵向刚度、阻尼 | 第45-47页 |
| ·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平顺性仿真及分析 | 第47-76页 |
| ·算例1 | 第47-56页 |
| ·算例2 | 第56-66页 |
| ·算例3 | 第66-75页 |
| ·评价分析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 ·总结 | 第78-79页 |
| ·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