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10-19页 |
第一节 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概述 | 第10-13页 |
一、 概念与介绍 | 第10页 |
二、 股份回购的方式 | 第10-12页 |
三、 公司股份回购的立法体例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13-15页 |
一、 美国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13-14页 |
二、 英国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15-19页 |
一、 德国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15-16页 |
二、 法国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16页 |
三、 日本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16-17页 |
四、 我国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9-33页 |
第一节 禁止公司股份回购的理由 | 第19-21页 |
一、 混淆公司和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9页 |
二、 有违债权、债务混同的法理 | 第19-20页 |
三、 违背资本维持的原则 | 第20页 |
四、 违反股权平等原则 | 第20-21页 |
五、 可能损害债权人利益 | 第21页 |
六、 容易导致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行为 | 第21页 |
第二节 禁止公司股份回购的缓和的理由 | 第21-26页 |
一、 作为企业融资策略取得自己股份 | 第21-22页 |
二、 作为公司减资的手段 | 第22页 |
三、 向股东分派利润 | 第22-23页 |
四、 反收购、兼并手段 | 第23页 |
五、 向董事及员工持股提供股份来源 | 第23-24页 |
六、 行使公司债权 | 第24页 |
七、 提高每股盈利水平 | 第24页 |
八、 稳定或提高股价 | 第24页 |
九、 巩固既定控股权或转移控股权 | 第24-25页 |
十、 公司合并需要 | 第25页 |
十一、 保护小股东权益 | 第25页 |
十二、 行使转换权及处理零碎股 | 第25页 |
十三、 让股东物色更佳回报的投资 | 第25页 |
十四、 向外界传递信息 | 第25-26页 |
十五、 宣传 | 第26页 |
第三节 利益冲突的衡平-禁止向缓和转化的法理和经济分析 | 第26-33页 |
一、 缓和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法理分析 | 第26-27页 |
二、 科斯、波斯纳法经济学原理 | 第27-29页 |
三、 公司股份回购的经济分析 | 第29-31页 |
四、 利益冲突的衡平--禁止向缓和转化的经济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实体立法比较 | 第33-53页 |
第一节 公司股份回购适用范围比较 | 第33-37页 |
一、 股份回购适用范围规定 | 第33-35页 |
二、 股份回购适用范围比较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公司股份回购财源限制比较 | 第37-40页 |
一、 股份回购财源限制规定 | 第37-39页 |
二、 股份回购财源限制比较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公司股份回购数量限制比较 | 第40-42页 |
一、 股份回购数量限制规定 | 第40-41页 |
二、 股份回购数量限制比较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公司股份回购之公司决定机关比较 | 第42-44页 |
一、 股份回购之公司决定机关规定 | 第42-43页 |
二、 股份回购之公司决定机关比较 | 第43-44页 |
第五节 公司就自己股份保有、处分限制比较 | 第44-46页 |
一、 就自己股份保有、处分限制规定 | 第44-46页 |
二、 就自己股份保有、处分限制比较 | 第46页 |
第六节 实体违法、脱法行为防止比较 | 第46-53页 |
一、 股份回购实体违法、脱法行为防止的规定 | 第47-52页 |
二、 股份回购实体违法、脱法行为防止比较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程序立法比较 | 第53-66页 |
第一节 公司股份回购的公司决定程序比较 | 第53-56页 |
一、 股份回购的公司决定程序的规定 | 第53-55页 |
二、 股份回购的公司决定程序比较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公司股份回购的申报(或备案)程序比较 | 第56-60页 |
一、 股份回购的申报(或备案)程序的规定 | 第56-59页 |
二、 股份回购的申报(或备案)程序比较 | 第59-60页 |
第三节 公司股份回购的信息公开程序比较 | 第60-64页 |
一、 股份回购的信息公开程序的规定 | 第60-63页 |
二、 股份回购的信息公开程序比较 | 第63-64页 |
第四节 程序违法行为防止比较 | 第64-66页 |
一、 股份回购程序违法行为的规定 | 第64-66页 |
二、 股份回购程序违法行为制止比较 | 第66页 |
第五章 我国公司股份回购立法现状、实践与评价 | 第66-77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股份回购立法现状与实践 | 第66-69页 |
一、 我国对公司股份回购的实体法律规定现状 | 第67-68页 |
二、 我国对公司股份回购的程序法律规定现状 | 第68页 |
三、 股份回购在我国的实践 | 第68-69页 |
第二节 鉴于我国公司股份回购实践的立法现状评价 | 第69-72页 |
一、 我国有关公司股份回购现行立法的缺陷 | 第69-72页 |
二、 我国有关公司股份回购现行立法的经验 | 第72页 |
第三节 缓和我国对公司股份回购限制的必要性与意义 | 第72-77页 |
一、 我国公司股份回购的必要性 | 第72-73页 |
二、 我国公司股份回购的现实意义 | 第73-77页 |
第六章 我国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重构 | 第77-87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股份回购制度重构的价值取向 | 第77-80页 |
一、 法的价值 | 第77页 |
二、 我国公司股份回购制度建构的价值取向 | 第77-80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80-87页 |
一、 我国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构建的整体设想 | 第80-81页 |
二、 我国公司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的具体构建 | 第81-87页 |
参考资料 | 第87-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