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8页 |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7页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国外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及简评 | 第18-21页 |
第四节 国内学术界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 第21-22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3页 |
第六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23-28页 |
第一篇 理论篇 | 第28-53页 |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和评述 | 第28-42页 |
第一节 垄断优势理论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内部化理论 | 第30-32页 |
第四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32-33页 |
第五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33-35页 |
第六节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第35-36页 |
第七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36-42页 |
第三章 投资熵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 第42-53页 |
第一节 投资熵理论的提出 | 第42页 |
第二节 投资熵的定义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投资熵的数值化计算模型 | 第43-45页 |
第四节 ΔS_(FDI)的数值化分析 | 第45-46页 |
第五节 投资熵模型和Paraburdoo公司的实证研究 | 第46-51页 |
第六节 ΔS_(FDI)的数值化组合模式 | 第51-52页 |
第七节 投资熵的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第二篇 实践篇 | 第53-138页 |
第四章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概况 | 第53-65页 |
第一节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 第53-54页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依存关系 | 第54-58页 |
第三节 跨国经营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相互依存关系 | 第58-60页 |
第四节 中国FDI的紧迫性分析 | 第60-65页 |
第五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和现状 | 第65-112页 |
第一节 中国企业FDl的发展历程 | 第65-67页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 | 第67-72页 |
第三节 中国企业FDI的现有规模及分布 | 第72-80页 |
第四节 中国FDI的优势分析 | 第80-91页 |
第五节 中国FDI的劣势和失败原因分析 | 第91-96页 |
第六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困境分析 | 第96-104页 |
第七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资本外逃 | 第104-106页 |
第八节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分析 | 第106-112页 |
第六章 中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和启示 | 第112-138页 |
第一节 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经验 | 第112-114页 |
第二节 案例分析:日本NSC公司FDI研究 | 第114-116页 |
第三节 韩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成功经验 | 第116-121页 |
第四节 案例分析:韩国POSCO公司FDI研究 | 第121-129页 |
第五节 日韩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129-132页 |
第六节 案例分析:中国BG公司FDI研究 | 第132-138页 |
第三篇 对策篇 | 第138-167页 |
第七章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监管机制研究 | 第138-150页 |
第一节 决策、执行和监管的三权分立原则研究 | 第138-139页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政府监管原则 | 第139-141页 |
第三节 政府部门间的监管协调和职责 | 第141-144页 |
第四节 资产所有者和FDI的内部监管研究 | 第144-146页 |
第五节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管机制研究 | 第146-150页 |
第八章 政府部门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对策研究 | 第150-167页 |
第一节 政府部门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监管 | 第150-155页 |
第二节 强化对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政策扶持 | 第155-158页 |
第三节 软环境建设 | 第158-167页 |
结论 | 第167-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76-178页 |
致谢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