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6页 |
1.1 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动态 | 第8-10页 |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 第10-11页 |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几种主要无线传输技术 | 第11-13页 |
1.4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 | 第13页 |
1.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结构与WCDMA移动通信系统 | 第13-15页 |
1.5.1 IMT-2000系统结构 | 第13-14页 |
1.5.2 W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 第14-15页 |
1.6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3G虚拟手机功能及模块 | 第16-24页 |
2.1 WCDMA移动台模块概述 | 第16-19页 |
2.2 MPC860功能及模块 | 第19-22页 |
2.2.1 MPC860的功能及模块构成 | 第19-20页 |
2.2.2 MPC860简介 | 第20-22页 |
2.3 DSP的功能及模块 | 第22-24页 |
2.3.1 DSP功能及模块 | 第22-23页 |
2.3.2 TMS320C6201DSP简介 | 第23-24页 |
第三章 3G虚拟手机系统设计 | 第24-35页 |
3.13 G虚拟手机系统概述 | 第24-26页 |
3.1.13 G虚拟手机需完成的功能 | 第24-26页 |
3.1.23 G虚拟手机模块描述 | 第26页 |
3.23 G虚拟手机方案设计 | 第26-28页 |
3.2.1 业务演示系统方案设计 | 第26-27页 |
3.2.2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27-28页 |
3.33 G虚拟手机所使用的开发工具和应用程序 | 第28-35页 |
3.3.13 G虚拟手机所使用的的开发工具 | 第28-29页 |
3.3.23 G虚拟手机所使用的应用程序 | 第29-35页 |
第四章 3G虚拟手机的实现 | 第35-54页 |
4.1 演示系统的设计 | 第35-45页 |
4.2 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45-52页 |
4.33 G虚拟手机测试及结果 | 第52-54页 |
4.3.1 业务演示系统测试结果 | 第52-53页 |
4.3.2 控制系统测试结果 | 第53-54页 |
第五章 3G未来发展研究 | 第54-59页 |
5.13 G技术的不足 | 第54页 |
5.2 B3G(Beyond 3G)的主要特征 | 第54-56页 |
5.3 B3G的设计构想 | 第56-58页 |
5.4 中国在B3G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