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高光通聚有机硅氧烷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引言第9-14页
     ·聚有机硅氧烷介绍第9-10页
     ·聚有机硅氧烷性能和应用第10页
     ·聚硅氧烷在电子封装材料中的应用第10-14页
   ·聚有机硅氧烷的制备方法第14-18页
     ·制备原理与方法第14-16页
     ·固化方法第16-17页
     ·本研究拟采用的方法第17页
     ·本研究方法的特色第17-18页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第18-20页
     ·目的第18页
     ·内容第18-19页
     ·特色与创新第19-20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0-25页
   ·实验原料、试剂和测试设备第20-21页
     ·原料与试剂第20页
     ·主要测试设备第20-21页
   ·实验方案第21-23页
     ·聚硅氧烷的合成技术路线第21-22页
     ·聚有机硅氧烷的制备路线第22-23页
   ·表征与分析第23-25页
     ·聚有机硅氧烷预聚物及其固化产物的结构性能表征第23页
     ·聚有机硅氧烷光学性能的表征第23-24页
     ·聚有机硅氧烷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表征第24-25页
第三章 高光通聚有机硅氧烷工艺路线的设计和制备第25-34页
   ·高光通聚有机硅氧烷工艺路线的设计第25-28页
     ·聚有机硅氧烷工艺路线的确定第25页
     ·催化剂的选择第25-26页
     ·苯基含量的影响第26-28页
   ·高光通聚有机硅氧烷预聚物的制备第28-30页
     ·体系一和体系二的高光通聚有机硅氧烷预聚物的制备第28-29页
     ·体系三的高光通聚有机硅氧烷预聚物的制备第29-30页
   ·聚有机硅氧烷的固化行为第30-32页
     ·聚有机硅氧烷固化催化剂的选择第30页
     ·聚有机硅氧烷的固化行为研究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聚有机硅氧烷的结构性能表征第34-45页
   ·引言第34页
   ·体系一聚有机硅氧烷的结构与性能表征第34-37页
     ·体系一聚有机硅氧烷预聚物 A、B 的核磁分析第34-35页
     ·体系一聚有机硅氧烷预聚物 A、B 及其固化产物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第35-36页
     ·体系一预聚物 A、B 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第36-37页
   ·体系二聚有机硅氧烷的结构与性能表征第37-41页
     ·体系二聚有机硅氧烷预聚物 A、B 的核磁分析第37-39页
     ·体系二聚有机硅氧烷预聚物 A、B 及其固化产物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第39-40页
     ·体系二预聚物 A、B 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第40-41页
   ·体系三聚有机硅氧烷的结构与性能表征第41-44页
     ·体系三聚有机硅氧烷预聚物 A、B 的核磁分析第41-42页
     ·体系三聚有机硅氧烷预聚物 A、B 及其固化产物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第42-43页
     ·体系三预聚物 A、B 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聚有机硅氧烷的光学性能研究第45-52页
   ·引言第45页
   ·聚有机硅氧烷透光率的研究第45-49页
     ·体系一聚有机硅氧烷的透光率第45-46页
     ·体系二聚有机硅氧烷的透光率第46-47页
     ·体系三聚有机硅氧烷的透光率第47-49页
   ·聚有机硅氧烷折光指数的研究第49-51页
     ·体系一聚有机硅氧烷的折光指数研究第49-50页
     ·体系二聚有机硅氧烷的折光指数研究第50页
     ·体系三聚有机硅氧烷的折光指数研究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聚有机硅氧烷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研究第52-57页
   ·引言第52页
   ·聚有机硅氧烷的热稳定性第52-54页
     ·体系一聚有机硅氧烷的热稳定性第52页
     ·体系二聚有机硅氧烷的热稳定性第52-53页
     ·体系三聚有机硅氧烷的热稳定性第53-54页
   ·聚有机硅氧烷的力学性能第54-56页
     ·体系一聚有机硅氧烷的力学性能第54页
     ·体系二聚有机硅氧烷的力学性能第54-55页
     ·体系三聚有机硅氧烷的力学性能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57-59页
   ·结论第57-58页
   ·建议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还原敏感性壳交联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在药物控释上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氨基尿嘧啶及其子结构的激发态动力学的共振拉曼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