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金会现场总线基于高速以太网通信的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4页
目录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2页
 §1. 1 现场总线综述第6-7页
 §1. 2 目前流行的各种现场总线第7-9页
 §1. 3 自动控制技术与以太网通信技术的结合第9-10页
 §1. 4 论文难点与关键问题第10页
 §1. 5 论文的任务和结构第10-12页
第二章 基金会控制网络与HSE现场总线第12-20页
 §2. 1  FF现场总线概述第12页
 §2. 2  FF现场总线通信模型第12-13页
 §2. 3  HSE与H1共同组建起工业控制网络第13-14页
 §2. 4  FF HSE协议栈介绍第14-20页
  §2. 4. 1 HSE通信栈部分第15-17页
  §2. 4. 2  HSE用户层协议第17-20页
第三章 HSE通信会话Session系统分析第20-32页
 §3. 1  HSE Session通信机制分析第20-22页
  §3. 1. 1  FDA服务协议机制第21-22页
  §3. 1. 2 套接字映射协议机制第22页
  §3. 1. 3 应用关系协议机制第22页
 §3. 2  Session端点角色及其特性的设计第22-30页
  §3. 2. 1 客户机/服务器Session分析第23-27页
  §3. 2. 2 发布/接收和报文源/接收Session(多播Session)第27-30页
 §3. 3  HSE FDA Session与H1 FAS AR之比较第30-32页
  §3. 3. 1  FDA Session和H1中AR的相同点第31页
  §3. 3. 2  FDA Session和H1 AR的不同点第31-32页
第四章 通信会话层Session协议机的实现第32-59页
 §4. 1 有限状态机第32-33页
 §4. 2 服务原语第33-36页
 §4. 3 套接字技术在HSE现场总线中的应用第36-44页
  §4. 3. 1 套接字模型概述第36页
  §4. 3. 2 HSE现场总线所采用的两种套接字通信模式第36-40页
  §4. 3. 3 非阻塞模式在HSE总线中的应用第40-42页
  §4. 3. 4  FF HSE现场总线套接字通信总体流程第42-44页
 §4. 4  SMPM协议机制的实现第44-49页
  §4. 4. 1  SMPM层数据发送端实现第44-47页
  §4. 4. 2  SMPM对数据接收的实现第47-49页
 §4. 5  ARPM层功能的实现第49-59页
  §4. 5. 1  VCR与Session端点的对应第50页
  §4. 5. 2  ARPM层对消息的编码第50-56页
  §4. 5. 3  ARPM状态机的实现第56-59页
第五章 利用Session实现HSE现场总线的通信第59-76页
 §5. 1  Session与HSE协议栈其他层次的接口第59-62页
 §5. 2  Session及其他层节点的维护和互访的实现第62-69页
  §5. 2. 1  Session会话端点维护第63-67页
  §5. 2. 2  Session与VCR的互访第67-69页
 §5. 3  HSE现场总线通信流程第69-73页
  §5. 3. 1  HSE现场总线客户机/服务器模式通信流程第69-72页
  §5. 3. 2 HSE现场总线多播模式通信流程第72-73页
 §5. 4 系统互操作性第73-76页
第六章 系统的通信联调第76-79页
 §6. 1 测试内容与指标第76页
 §6. 2 测试流程第76-78页
 §6. 3 测试结果第78-79页
第七章 以太网在总线技术中应用的分析与展望第79-82页
 §7. 1 对于以太网在现场总线中应用的理性分析第79-80页
 §7. 2  以太网在总线控制领域应用展望第80-8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粘结预应力楼盖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变截面混凝土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