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罪认定的若干问题
第一章 偷税罪概述 | 第1-9页 |
一、 我国偷税犯罪立法 | 第6页 |
二、 偷税罪的概念 | 第6-9页 |
第二章 偷税罪客观要件的认定 | 第9-13页 |
一、 行为的违法性 | 第9页 |
二、 行为方式的法定性 | 第9-12页 |
三、 行为量化标准的法定性 | 第12-13页 |
第三章 偷税罪主体要件的认定 | 第13-18页 |
一、 代征人能否成为偷税罪主体 | 第13-15页 |
二、 税务代理人能否成为偷税罪主体 | 第15-16页 |
三、 无证经营者能否构成偷税罪 | 第16页 |
四、 非法经营者能否构成偷税罪 | 第16-18页 |
第四章 单位偷税犯罪的认定 | 第18-21页 |
一、 单位犯罪的认定 | 第18-19页 |
二、 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 | 第19-21页 |
第五章 偷税罪罪与非罪的认定 | 第21-26页 |
一、 偷税罪与一般偷税违法行为 | 第21-22页 |
二、 偷税罪与漏税 | 第22-23页 |
三、 偷税与其他违反税法行为的界限 | 第23-26页 |
第六章 偷税罪与他罪的界限 | 第26-33页 |
一、 偷税罪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 第26页 |
二、 偷税罪和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罪 | 第26-28页 |
三、 偷税罪牵连犯问题分析 | 第28-32页 |
四、 行为人实施其他经济犯罪又不缴税款行为的认定 | 第32-33页 |
第七章 偷税罪立法完善的建议 | 第33-36页 |
一、 数额加比例标准的改进 | 第33-34页 |
二、 单位偷税处罚的立法改进 | 第34-3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