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8-11页 |
| 1. 主要试剂 | 第8页 |
| 2. 药物 | 第8页 |
| 3. 动物及造模 | 第8-9页 |
| 4. 分组及给药 | 第9页 |
| 5. 样本处理及检测方法 | 第9-10页 |
| 6. 统计方法 | 第10-11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 第11-16页 |
| 1. 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11页 |
| 2. 血清TPRO、ALB、ALT、AST含量 | 第11-12页 |
| 3. 肝细胞线粒体SOD、MDA、GSH含量 | 第12-13页 |
| 4. 肝细胞线粒体Na~+-K~+-ATPase、Ca~(2+)-ATPase活性 | 第13-14页 |
| 5. 肝细胞线粒体Ca~(2+)含量 | 第14-15页 |
| 6. 肝细胞胞浆中Bc1-2的相对表达量 | 第15-16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16-24页 |
| 1. 关于莪术、柴芍六君子汤对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 第16-18页 |
| 2. 关于关于莪术的毒副作用 | 第18页 |
| 3. 莪术对肝细胞线粒体影响的机理 | 第18-23页 |
| 4. 莪术治疗肝损伤时用药规律提示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致谢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