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能源、能源系统和能源系统工程 | 第8-10页 |
·能源与能源系统 | 第8页 |
·能源系统工程 | 第8-10页 |
·能源系统生产与消费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常用的能源生产与消费需求预测方法 | 第10-12页 |
·能源生产与消费预测模型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能源发展状况及混沌动力学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15-26页 |
·我国和江苏省能源状况 | 第15-20页 |
·中国能源基本情况评价 | 第15-19页 |
·江苏省能源状况 | 第19-20页 |
·能源系统混沌动力学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混沌的概念 | 第20-21页 |
·一维离散动力系统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21-26页 |
第三章 能源系统消费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第26-32页 |
·能源消费预测的Logistic模型 | 第26-29页 |
·能源消费Logistic模型的离散形式 | 第26-28页 |
·能源消费Logistic模型的动力映射 | 第28-29页 |
·能源消费Logistic模型中K值的估计 | 第29页 |
·能源消费预测模型的应用 | 第29-32页 |
第四章 能源生产函数混沌动力学模型及应用 | 第32-39页 |
·能源生产预测的Haavelmo模型 | 第32-37页 |
·能源生产预测模型的应用 | 第37-39页 |
第五章 能源系统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第39-46页 |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预测结果及分析 | 第39-44页 |
·江苏省能源需求预测结果及分析 | 第44-46页 |
第六章 我国及江苏省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 第46-57页 |
·全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 第46-51页 |
·传统能源政策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第46-47页 |
·近期能源发展战略对策 | 第47-50页 |
·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对策 | 第50-51页 |
·江苏省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 第51-53页 |
·加入WTO后我国的能源形势与对策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完成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