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20页 |
第一章 乡村社会有组织犯罪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 第20-28页 |
第一节 乡村社会有组织犯罪现象及概念 | 第20页 |
第二节 乡村社会有组织犯罪的类型 | 第20-25页 |
第三节 乡村社会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 第25-28页 |
第二章 乡村社会结构:透视乡村社会有组织犯罪成因的窗口 | 第28-40页 |
第一节 犯罪原因研究的复合模式:走出方法论上的个体论与整体论的对立 | 第28-33页 |
第二节 从乡村社会结构的内在矛盾透视有组织犯罪的成因 | 第33-40页 |
第三章 乡村社会有组织犯罪的成因 | 第40-54页 |
第一节 1949年至1978年间我国的乡村社会 | 第40-44页 |
第二节 乡村社会有组织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基层政权的藤状寄生结构 | 第44-49页 |
第三节 乡村社会有组织犯罪产生的直接原因:村落体的网状自生结构 | 第49-50页 |
第四节 家族意识对乡村有组织犯罪的支持作用 | 第50-51页 |
第五节 防控乡村有组织犯罪的策略 | 第51-54页 |
注释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