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微通道电泳芯片及其检测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30页
 1.1 微通道电泳芯片的特点及其发展第11-16页
  1.1.1 微通道电泳芯片的提出第11-12页
  1.1.2 微通道电泳芯片的特点第12-13页
  1.1.3 微通道电泳芯片的发展现状第13-15页
  1.1.4 微通道电泳芯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1.2 微通道电泳芯片的检测方法的发展和现状第16-22页
  1.2.1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第16-18页
  1.2.2 质谱检测器第18-19页
  1.2.3 电化学检测器第19-20页
  1.2.4 化学发光检测器第20-21页
  1.2.5 吸收检测第21-22页
 1.3 微通道电泳芯片的应用领域第22-23页
  1.3.1 染料的分离第22页
  1.3.2 氨基酸、蛋白质的分离分析第22-23页
  1.3.3 核酸及DNA的分离分析第23页
 1.4 微通道电泳芯片的发展前景与展望第23页
 1.5 本工作的研究思路第23-24页
 1.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30页
第二章 电泳基本原理第30-50页
 2.1 双电层与Zeta电势第30-32页
  2.1.1 双电层第30-31页
  2.1.2 Zeta电势第31-32页
 2.2 电泳第32-33页
 2.3 电渗流第33-37页
  2.3.1 电渗流的产生第33页
  2.3.2 EOF速度和流型第33-34页
  2.3.3 影响EOF的因素第34-36页
  2.3.4 EOF在CE中的重要意义第36页
  2.3.5 EOF的控制第36-37页
 2.4 淌度第37-39页
  2.4.1 绝对淌度第37-38页
  2.4.2 有效淌度第38页
  2.4.3 有效迁移速度和表观淌度第38-39页
 2.5 分离效率与分离度第39-42页
  2.5.1 分离效率第39-41页
  2.5.2 分离度第41-42页
 2.6 区带宽度与区带增宽第42-48页
  2.6.1 区带的时间宽度与空间宽度第42页
  2.6.2 区带增宽第42-48页
 2.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第三章 微通道电泳芯片系统与DNA片段分离第50-73页
 3.1 DNA在聚合物溶液中的筛分机理与筛分条件第50-52页
  3.1.1 交缠溶液理论第50页
  3.1.2 筛分机理第50页
  3.1.3 筛分的条件第50-52页
 3.2 影响MCE电泳的主要因素第52-58页
  3.2.1 外加电压第52-54页
  3.2.2 内壁的影响第54页
  3.2.3 缓冲溶液第54-56页
  3.2.4 缓冲溶液添加剂第56-58页
  3.2.5 温度效应第58页
 3.3 微通道电泳芯片系统中基片材料的选择第58页
 3.4 微通道电泳芯片的设计第58-60页
 3.5 芯片的加工工艺第60-62页
 3.6 微通道电泳芯片系统的电泳过程第62-66页
  3.6.1 电泳的前期准备第65-66页
  3.6.2 电泳过程第66页
 3.7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6-69页
 3.8 本章小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第四章 微通道电泳芯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73-105页
 4.1 检测原理第73-83页
  4.1.1 激光诱导荧光的机理第73-74页
  4.1.2 测序原理第74-82页
  4.1.3 共聚焦检测原理第82-83页
 4.2 检测系统的设计第83-90页
  4.2.1 四色荧光光路系统的设计第85页
  4.2.2 五种运动的控制的设计第85-86页
  4.2.3 芯片台控制模块的设计第86-87页
  4.2.4 光路对焦子系统的设计第87-88页
  4.2.5 图像监测系统的设计第88-89页
  4.2.6 用户工作界面子系统的设计第89-90页
 4.3 检测系统的构建第90-95页
  4.3.1 运动机构模块的制作第90-92页
  4.3.2 光路系统的构建第92-93页
  4.3.3 信号处理单元的制作第93-94页
  4.3.4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制作第94页
  4.3.5 用户工作界面的设置第94-95页
  4.3.6 系统总装第95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5-102页
  4.4.1 3种DNA片段的分离与优化第96-99页
  4.4.2 DNA Markers与TB DNA片段的分离第99-101页
  4.4.3 单碱基分辨的寡核苷酸片段的分离第101-102页
 4.5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7页
作者简历第107-108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108-110页
已申请专利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部开发中退耕还林(草)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下一篇:任意拓扑条件下由散乱点自动生成三角网格曲面的算法研究与实现